随着国家对新型城镇化、美丽乡村特色小镇建设要求的不断提高,以节能与高效能源利用为重点,强调节地、节能、节水、节材、保护环境的绿色建筑势将成为特色小镇的主流趋势,作为其重要支撑的绿色建材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业内专家指出,在机遇面前,绿色建材企业要加强上下游联动和产业跨界融合,促进绿色建材新产品快速进入建筑市场。
绿色建筑带来机会
特色小镇呼唤绿色建筑,绿色建筑依赖绿色建材。住建部原副部长刘志峰认为,特色小镇不仅要宜业,也要宜居,要用新技术、新材料、新业态发展,尤其是一些绿色小镇,要考虑多用绿色建材和部品,使特色小镇做到低碳节能可循环发展,并且尽量按照绿色建筑和产业化、集成化的标准进行。
“热热闹闹的特色小镇,给建材行业带来的机会就在于绿色建筑。”北鹏首豪集团董事长刘胤楼向《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大众环保意识的觉醒促进了对建筑升级的需求,而这些需求就是绿色建材产品的生存机会。
“不用绿色建材,谈何绿色建筑?”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一语中的。当绿色建筑成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美丽乡村特色小镇建设的高频词后,上下链传导效应,作为其重要支撑的“绿色建材”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辛国斌认为,建筑由建材组成,绿色建材是绿色建筑的重要基础,没有新型建筑材料的研发应用,绿色建筑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所谓绿色建材,就是能够满足绿色建筑功能要求的、且在全生命周期内可减少对天然资源消耗、减轻对环境影响的、具有“节能减排、安全便利和可循环”特征的建材产品。
大企业顺势而为
随着国家政策的引导,地方试点也在推动。作为特色小镇发源地,浙江省出台并通过了《浙江省建筑条例》,要求各地积极推动绿色建筑发展,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紧接着,2016年浙江金华市提出打造江东绿色建筑特色小镇,并将其作为特色小镇的先行试点,为全市发展绿色建筑提供样板。
大企业顺势而为。绿地集团绿色产业化中心总监陆璐介绍,“从2003年开始,绿地集团就着手于提升绿色技术,并在2008年提出了‘产品全类型、行业大满贯’的绿色建筑发展目标”。目前,绿地集团建设的绿色建筑数量已经达到了320个左右,产品类型已涵盖住宅、办公、商业综合体、酒店、幼儿园、超高层等。
绿色建筑快速发展,倒逼绿色建材发展步伐必须跟上节奏。在机遇面前,许多建材企业也意识到了挑战,而这种挑战更多来自于建材市场低价无序的竞争和绿色建筑的高标准要求。
“特色小镇建设无疑为建材行业提供了巨大的商机,但同时,也对我们建材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武汉澳格瑞节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硅藻泥协会副会长陈军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这样说。
刘胤楼也反映,目前建材市场存在严重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低价竞争、以次充好横行于市。如何在现行无序市场中把持自己,不断提升产品科技含量,减低能耗、污染是绿色建材企业必须突破的一道坎。
“企业一定要本着对人民居住环境和生存环境高度负责的担当,以质量和创新在竞争中取胜,杜绝生产和销售任何假劣产品。”陈军表示,与此同时,还要协助政府相关部门和行业协会做好老百姓关于生态建材和绿色建材的认识与鉴别的科普知识教育。
让刘胤楼感到乐观的是,随着国家不断出台更严格的标准,各方面发展日趋完善,一些使用不合格建材产品的建筑企业也因此得到了惨痛的教训。在他看来,日渐变好的市场环境,就是建材企业很好的机会。
应与绿色建筑业融合发展
绿色建筑与绿色建材相生相融,二者关系密不可分。“好的绿色建筑,应该是设计先行的建筑”。西北工业大学建筑系教授、国际合作可持续建筑与环境研究所所长刘煜在知乎上发表观点指出,设计师在选择建筑材料时,不仅需要了解和考虑建筑材料的色彩、质感、物理性能、规格型号、构造连接方式等常规内容,而且还要了解其在最初生产、加工、运输、安装等过程中,已经发生的能耗大小。
“而现实中,绿色建材与绿色建筑长期以来各自独立发展,缺乏有效衔接,导致绿色建筑选材难和绿色建材应用难。”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绿色产品认证院院长蒋荃表示,一方面,开发商、建筑师对建筑材料、特别是新材料的性能了解不够,面对绿色建筑节能、节水、节材等目标,特别是随着定量化目标的提出,开发商、建筑师对建筑材料的选用显得无所适从;另一方面,建材生产者对绿色建筑的功能目标不够了解,在选择项目和产品规格上忽视了绿色建筑的需求,产品与绿色建筑的适应性和配套性差。
对此,辛国斌认为,要推动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衔接,以实现绿色建材应用为目标,促进绿色建材新产品快速进入建筑市场。“特别是要抓住建材产品标准,与建筑设计规范时常脱节这个阻碍绿色建材产品进入建筑市场的主要问题”。
业内专家认为,未来,在特色小镇的建设中,建材业要与建筑业加强上下游联动和产业跨界融合,并同时发展,这样既有利于工业领域的节能减排,又推动建筑节能,使住宅更加环保和安全延寿。(记者 何芳)
转自:中国企业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