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新政全部落地一线城市 二手房成交热度不断回升“增”势喜人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4-07-07





  6月26日,北京出台楼市新政,至此,房地产行业“5·17新政”全部落地一线城市。政策发布后,北京市场反应比较强烈,活跃度进一步提高,成交量增幅明显。


  6月30日,北京楼市新政出台后的首个周末,记者走访了西四环附近的多家中介门店,发现店里的经纪人几乎全部带客户去看房了。门店负责人告诉记者,新政出台后,门店的咨询量和看房人数都有明显提升。


  中介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政策发布后,北京二手房市场整体呈现平稳向上的态势,市场成交量有明显放大的迹象,特别是西城、海淀、朝阳等区域由于需求大,成交量增长较为明显。


  根据北京市住建委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6月北京二手房网签量为14987套,环比5月上涨11.99%,同比去年6月则上涨了29.12%,这个成交量也创下了自去年3月以来15个月的新高。其中,新政出台后的27日至30日,分别成交了661套、982套、725套、864套。对此,业内人士表示,受政策叠加影响,集中网签现象较为明显,网签量要明显高于新政前的水平。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北京楼市新政逐步落地,二手房市场预期将进一步改善。由于网签具有滞后性,从6月的成交数据看,7月份北京二手房网签量存在继续升高的可能。


  上海:楼市交易活跃度持续提升


  而在上海,一个多月前“沪九条”房地产新政的效果仍在持续释放,记者实地探访了上海新房及二手房市场发现,楼市的交易活跃度在持续提升。


  近日,记者在上海市松江区的一处新楼盘看到,前来咨询购房的人有不少。项目负责人表示,新政策出台后,交易活跃度在持续上升。不只是他们一家,最近上海开盘的多个房地产项目的认购率和客户到访量都出现了上涨的情况。


  业内人士表示,上海楼市新政虽然已公布一个多月,但是由于政策针对性强,刚需客户和多子女家庭这类改善性客户对于市场的预期变得更加积极。


  相关机构的统计数据显示,6月17日至6月23日一周,上海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21.05万平方米,环比增加116.19%,创下4月以来单周成交新高。在新房市场热度传导下,上海的二手房市场也在逐步升温。位于上海长宁区的这一处中介门店负责人告诉记者,楼市新政出台后,这段时间门店咨询量、带看量一直在稳步提升。


  数据显示,上海楼市新政落地一个多月来,二手房市场单日成交多次突破1000套,6月29日达到单日最高成交量的1210套,6月也成为2024年单月成交最高的月份。


  广州:新政利好明显 提振市场信心


  广州的楼市新政也出台有一个多月了。近期,记者在走访当地房地产市场发现,广州二手房成交量增长明显。


  据广州市房地产中介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5月26日至6月25日这一个月,广州市二手住宅网签数量和面积分别为10456宗和105.92万平方米,环比分别增长33.40%和34.13%。


  在广州市天河区的一家房地产中介门店,工作人员告诉记者,6月以来,这家门店所在区域共成交二手房110套左右,相比去年同期提高了不少。


  记者在另一家房产中介门店了解到,前来看房的市民大多也是以刚需为主。


  业内人士表示,广州的楼市新政降低了购房者首付的压力及置业的成本,从目前市场反应看,确实起到了提振市场活跃度、增强消费者信心的作用。


  深圳:新政助推二手房成交热度不断回升


  5月底以来,深圳也接连出台楼市新政。一个多月的时间过去,从目前市场反应来看,新政明显助推了当地二手房市场交易加速,成交热度不断回升。


  记者来到深圳中心区的一家房产中介门店,该中介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从5月份深圳陆续发布新政以来,这一片的二手房成交量环比上涨超15%。据相关机构统计,6月份深圳二手房过户4172套,环比上涨5%,同比上涨73%,过户量重回4000大关。


  记者在深圳南山、福田多个区域走访了解到,新政后二手房咨询和看房量都在上升。前不久,深圳又推出了二手房跨行“带押过户”的服务,也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促进了交易。该政策主要针对买卖双方在不同贷款银行间过户难的问题,使得过户时间从原来的一个月缩短到了20天左右,交易成本也有所降低。


  相关机构统计数据显示,受新政策叠加影响,今年上半年深圳二手房过户共计21394套,按半年度来计算,为2021年下半年之后的新高。业内人士表示,深圳外来人口多,此次新政调整了外地人限购政策,这部分需求还在持续释放过程中,因此政策效果还需要时间做进一步观察。


  转自:央视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