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人才安居集团加速构建保障房可持续发展新模式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4-02-24





  2024年2月18日,广东省委、省政府在深圳召开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为广东经济高质量发展描绘了奋进蓝图。长期以来,市属国企深圳人才安居集团始终坚持高质量发展,争当“三大工程”先行示范标兵,积极打造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下全国领先的保障性住房产业集团。截至2023年底,深圳市人才安居集团(以下简称“深圳人才安居”)累计建设项目113个;筹建保障性住房约28.2万套,供应约12.1万套,占全市同期总量近三分之一;运营保障性住房5.6万套,服务企业超6400家、人才及其家属超15万人…


  作为超大城市的深圳,如何解决好年轻人和外来人口融入城市的问题,让新市民、青年人“住有宜居”?如何进一步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破解城市发展瓶颈?深圳人才安居自2016年6月30日成立以来,始终在全力作答。在上述背景下,伴随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近期在重要会议中多次被提及,深圳人才安居吹响高质量发展新号角——深入实施“一四五一”发展战略,坚定不移走好“一体两翼、双轮驱动”高质量发展之路,争当“三大工程”先行示范标兵,打造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下全国领先的保障性住房产业集团,全力为超大城市解决住房突出问题贡献出宝贵的“深圳实践”。


  “新建+改建”双轮驱动 全力跑出保障房建设筹集“加速度”


  2023年12月28日,深圳市首批13个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项目集中开工,房源合计1万余套。13个项目中,深圳人才安居项目总数占比六成以上。这是深圳人才安居在保障性住房领域持续加大投资、加快建设、扩大供给的一个缩影。近几年,按照深圳市委、市政府关于保障性住房相关指示精神,深圳人才安居深挖存量、广谋增量,探索出“合作建设+运营”等五种模式,复合利用供电、交通等七大类存量资源,蹚出一条存量土地资源高水平复合开发的新路。2023年2月,为进一步落实国家关于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的决策部署,深圳人才安居高效启动城中村改造业务,打造出白石龙村示范项目。


  在上述背景下,深圳人才安居2023年开工28个项目、竣备28个项目,均创历年新高;建设筹集保障性住房9.3万套,供应4.7万套,占全市同期近五成;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14.9亿元,同比增长33%,连续三年跨越三个百亿级台阶,在深圳市属国企中稳居第二,充分发挥了全市保障性住房建设筹集主力军作用。


  “金融+科技”两翼齐飞 加速构建保障房可持续发展模式


  2022年8月31日,全国首批、深交所首单保障性租赁住房公募REITs——红土深圳安居REIT上市,开辟了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投、融、建、管、退”全生命周期发展新模式。


  “金融+科技”两翼齐飞。近年来,深圳人才安居主动适应新型建筑业转型发展大势,在深化科技、数字化赋能上,同样走出一条先行示范路径。2023年6月,全国工业化程度最高的高层保障性住房小区——华章新筑竣工交付。深圳人才安居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中积极探索运用混凝土模块化建筑、建筑机器人、装配式装修、BIM/CIM等技术,初步实现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华章新筑5栋2740套住房项目作为全国工业化程度最高的高层保障性住房小区,365天建成交付;安居麒龙苑、麟龙苑获首批国家级数字家庭试点;大鹏安居风铃府等4个项目成为省市智能建造试点项目;坪山沙湖项目应用18款建筑机器人并率先在保障性住房领域应用轻型造楼机……


  争当“三大工程”先行示范标兵 奋力向全国领先的保障房产业集团冲锋


  与时间赛跑,同历史并进。“争当‘三大工程’先行示范标兵,打造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下全国领先的保障性住房产业集团”,已成为深圳人才安居新一年的重要发展目标。在先行示范落实“三大工程”战略部署方面,深圳人才安居将全力以赴多建房、快建房、建好房、管好房,为深圳加快解决住房突出问题贡献力量。


  聚焦多建房,深圳人才安居多措并举,拓展优质项目,推动城中村改造与保障性住房建设紧密结合;聚焦快建房,推动工程建设提速提效,全力保开工、保进度、保交付;聚焦建好房,源头管控、科技引领,力争用3至5年培育在新型建筑工业化和智能建造板块的核心竞争力;聚焦管好房,做精保障性住房运营核心业务,完善社区邻里商业配套,提供有温度的安居服务。


  未来,深圳人才安居将加快建设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项目,在新一轮保障性住房大规模建设中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深入实践“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和“高品质、便捷化、可负担、全智能”理念,适应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提出的更高要求;提升规划设计、工程建设、运营管理、住房金融等关键环节核心竞争力;做大做强多层次REITs+产业链,探索REITs产品创新,助力深圳打造REITs之都。


  转自:国资委网站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