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表示,普通高中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地位和作用。办好普通高中教育,对巩固义务教育的普及成果,增强高中教育发展后劲和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具有重要意义。“截至2018年底,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达到88.8%,这就包括了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普通高中教育的整体办学水平也得到了逐步提升,已经进入到以内涵发展、提高质量为重点的发展新阶段。”吕玉刚说。
在涉及到完善经费投入机制等方面问题时,吕玉刚指出,要完善普通高中建设经费投入机制,明确省市县分担责任;健全成本分担机制,建立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和学费标准动态调整机制。
在制定“标准”方面,吕玉刚表示,根据指导意见的要求,各地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应于2020年达到每生每年1000元以上,个别确有困难的地区可延至2022年前实现。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马嘉宾介绍,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现在全国有30个省区市制定出台了生均公用经费的拨款标准,其中大部分省份的标准是在800元以上,其中部分省份是在1000元以上,还有个别的省份达到了2000元以上。总体上看,各地通过努力,到2020年达到1000元以上的最低标准是能够实现的。“同时《意见》也没有一刀切,对于确实有困难的个别地方,也允许适当的延后,这也是考虑到了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
马嘉宾进一步指出,普通高中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非义务教育是实行财政投入为主,受教育者合理分担、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机制。所以,《意见》还提出来要完善成本分担机制,建立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和学费标准动态调整机制,这样就使高中学校有更多的经费用于课程建设、教学改革、教师培训、信息技术的应用还有学生的文体活动、社会实践以及学校日常运转,也能使高中的校长集中精力办学育人,从而为育人改革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转自:每日经济新闻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7254。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