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扩招100万 面临规模增长和质量提升双考验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9-06-05





  高职扩招不仅要改革招生制度,还要大力改革办学、教学体制,更要大力改革职业院校的管理体制机制,包括人事制度、工资制度、激励机制等。最关键的,是要把职业教育激活。


  “今年高职扩招100万达到460万的招生规模后,并非吞下这100万就可以高枕无忧,而是此后高职院校的招生会在保持现有规模的基础上持续增长,只是不会出现急速性上涨或断崖式下跌”。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教育研究所伍红军,日前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说道。


  今年高职院校扩招100万人被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在全国高职院校内引发热烈反响。


  李克强总理在做政府工作报告时,明确提出要改革完善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办法,鼓励更多应届高中毕业生和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报考,今年大规模扩招100万人。扩大高职院校奖助学金覆盖面、提高补助标准,加快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互通衔接。改革高职院校办学体制,提高办学质量。中央财政大幅增加对高职院校的投入,地方财政也要加强支持。设立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奖学金。支持企业和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等。


  有业内专家表示,高职扩招100万,预示着职业教育的一场“大变革”。高职扩招不仅要改革招生制度,还要大力改革办学、教学体制,更要大力改革职业院校的管理体制机制,包括人事制度、工资制度、激励机制等。最关键的,是要把职业教育激活。


  高职院校迎来新变革


  向来“规模、质量、结构、效益”是考察高等教育的几个基本维度,1999年以来规模和质量的协调问题一直是高等教育的主矛盾。


  国家在持续推进大学扩招之后,2012年基本放弃了规模扩张战略,全面转向内涵建设以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前期受本科院校“双一流”建设的影响,高职院校为了冲刺国家优质校认定和“双高计划”遴选,部分优秀高职院校也提前启动了撤并专业、紧缩规模,提升专业群核心竞争力,转向高质量有特色的学校发展方向。


  “高职扩招100万,对这一已经初步启动的质量提升战略布局肯定会形成一定的干扰。但质量提升的总方向,不会因这100万‘不速之客’而轻易更改”。伍红军告诉记者,面对质量提升和规模急速扩张,规模与质量的矛盾冲突将在高职情境中瞬间白热化,而接下来考验的就是高职院校的柔韧性。


  可以预见,高职扩招100万,教学资源紧张的问题首当其冲。


  多数高职院校的教学资源扩张量要同步匹配到一半甚至一倍的量,考虑三年持续扩招的在校生规模及其质量达标的资源匹配性。


  在5月9日的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王继平表示,中央财政在今年将安排237亿元用于支持高职扩招。但这个财政增量无非是有限提高生均拨款水平,不可能考虑太多硬件资源的财政投入。因此,这一压力还是传导至高职院校身上。


  其次,扩招100万,对生源结构的改变是最明显的。


  当前,中国高职生源已经经历过一个以普高生为主,到“三校生”(中专、中职与职高)渐成主体的变化过程。一些高职院校在生源质量下降、教师上课效果难以保证等方面大吐苦水,甚至不时传出为了保证生源质量而降低“三校生”招生比例的声音。现在看来,情况将变得更加复杂。


  对于100万的生源。国家的部署很明确:一是提高普高生的录取比例,鼓励高中生进入高职院校就读;二是取消高职招收中职生的比例,提升中职生免试入学率;三是向社会化生源开放,试行注册入学制,大量的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涌入。也就是说,学生质量的差异性、学生来源的非预期性都会增加。


  另外,随着生源结构的变化,对专业设置、课程组织、教学实施、实训实习等多方面的教学形式产生冲击,而对教师的考验也是最直接的。


  高职院校一直强调“理实一体”,但“一体”对于当前的高职教学来说还是“理想”。目前能做到的只是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保持合理的比例,至于理论教学的合理性、实践教学的效果如何,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正当高职院校可以从规模扩张的“赶路”中停下来开始“思考人生”,好好解决职教中难题时,又将面临突然而至的规模增长问题,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


  高职扩招100万,其实并不是一个即时性的冲击,而是会带来长远的影响。同时,也会给当前的高职院校的管理模式带来新的挑战。如社会化生源如何管理?教学资源如何拓展?教学质量怎么保持?等。


  提升自身能力拥抱新变化


  面对规模增长和质量提升的双重任务,高职院校如何才能在规模与质量之间寻找到新的平衡?


  伍红军告诉记者,高职院校要善于多方借力,分担部分投入。在教学资源方面,可以将扩建教学资源的压力分散到省、市、县、校四级。高职院校的发展可以参照澳大利亚的TAFE学院制,其在校生规模十几万,但主校区却不大,其分校区遍布各处,解决了学生就近入学的问题,从而保持学生规模的吞吐量。如果高职院校在异地办学、就地入学方面取得合法性,学生规模增长带来的资源紧张压力就可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


  对于生源结构的复杂化,规模增长的持续压力,原来稳定的招生方式难以维持。高职院校之间,以及高职院校与技师学院、社会培训机构在生源争夺方面也会趋于透明。伍红军表示,高职院校要做好全员招生的准备,全员出动、主动出击,才能保证学生来源的筛选性,如果仅是坐等,生源质量可想而知。同时学校的招生宣传也将会是重头戏。


  关于扩招100万,教学形式发生的变化,《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职教20条”其实已经给出了答案。另外,高职院校还需重新审视实训基地的作用,大幅放大实训基地的效用是直面问题的对策之一。


  应对扩招100万人所产生的种种问题,伍红军指出,无论人财物等硬件资源,还是生源结构教学组织等软条件的变化,都要靠管理方式、方法改革起到“催化剂”和“黏合物”作用。譬如面对全日制学生和非全日制学生并存的教学管理,教学一线要尽快推行弹性学分制改革;面对学历生和社会化生源的涌入,学工一线就得做好差异化管理的准备,现在的“保姆式”工作模式亟须改变;面对课程开设的动荡性,教学管理部门需借助信息化手段尽快提升科学化管理水平;面对实训设备、教学场地、住宿条件等的不足问题,后勤、资产、财务等部门就不能光守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而要外出争抢资源、拓展空间。如此,一个学校的声誉将极为依赖行政管理和服务的水平,管理人员的专业化、职业化将成为必然趋势。(记者 赵琳琳)


  转自:中国产经新闻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7254。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走基层调研:发展苹果产业成为甘肃静宁农民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利器 走基层调研:发展苹果产业成为甘肃静宁农民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利器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