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喊减负,但到头来孩子们并没有如释重负。减负是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重建风清气正的教育生态,或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现如今教育支出,俨然有超越房贷支出的势头,跃升为很多家庭每月最大的一笔花销。在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殷切期望下,各种非学历文化教育类培训机构(以下简称:校外培训机构),遍地开花,甚至出现一“位”难求的火暴场景。
教育行政机关一声减负令下,现实中出现了部分中小学生负担不减反增,甚至连家长们也开始焦虑,惶恐自己的孩子落于人后,输在起跑线上,纷纷参与到这场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的“竞争”中来。
为此,国家频频出台的减负政策,似乎并不受家长们的拥护。不少家长坦言:“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当别人都在利用课外时间学习时,你的孩子不努力就会被甩在后面,人生就会输在起跑线上!”
为迎合这类家长的心理,一些校外培训机构甚至打出“别相信什么减负,零基础入学就是对孩子的不负责”的宣传标语,恰好切中大部分家长的心理。
在某校外培训机构门口,一位家长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这家培训机构教学质量很高,采用小班制的教学模式,学习效果很好。网上报名那天,我为了抢一个名额,甚至比双十一还紧张,盯着秒针报名,但还是慢了没抢到。现在每天都来看看,有没有不来上课的学生,能让我家孩子补个缺。”
“如果说去商场买东西,还有讨价还价的想法,那么给孩子上各种补习班的心态就是,抢到哪个班就上哪个班,根本不挑老师和时间段。”一位前来缴费的家长无奈地说道。
针对此事,一补习班的负责人直言不讳,大部分学生家长选择校外补习,而补习班又为了突出教学成果,就开办一些超前教、超前学的课程,大大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也导致没有参加补习的学生,陷入了即使课堂上老师讲的内容完全理解,并完美地完成了学校布置的学习任务,其成绩在班里,也只是中下水平的怪圈。
面对校外培训机构,学生痛恨、家长无奈、行政无法。王女士的孩子已经六年级了,为了自己的孩子,她辞去了优渥的工作,当起了全职妈妈。对此,她颇感无奈地说:“要想把孩子培养成材,既要有钱,还要有精力。全职主妇就是这样被逼出来的,不然孩子谁来管?放学后谁来督促他的学习?以前还可以公平竞争,家长花同样多的学费,同学们坐在同一间教室,同一个老师讲课,考同一张卷子,拼一个自己的人生。现在,减少了在校学习的时间和内容,缩减了课外作业量,可是人才选拔录取的制度,依然不变。现在社会上,竞争这么激烈,别人会的你不会,
别人不会的你更不会,没有强大的竞争力,孩子就会被别人甩在身后!”
这些事情听起来似乎有些耸人听闻,但这确确实实是部分中小学生家庭的缩影。如何改善这一现状,把学生身上的重担真正地“减”下来,让更多的孩子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学习,在轻松快乐中健康成长,就成了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
去年2月22日,教育部等四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与先前发布的多个减负令相比,该《通知》更加切合实际,对遏制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保障中小学生健康成长有很大意义。
《通知》指出,近年来,一些面向中小学生举办的校外培训机构开展以“应试”为导向的培训,违背教育规律和青少年成长发展规律,影响了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造成学生课外负担过重,增加了家庭经济负担,社会反响强烈。对此,教育部等四部门决定联合开展专项治理行动,加快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中小学生过重课外负担问题,确保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曾表示,学生的负担,指的是违背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超出教学大纲、额外增加的这一部分,我们要减的是这个负担。而课业、学业,是每个学生必须付出的努力,是不可以减的。减负,不仅仅是一个教育问题,它还是一个社会问题,需要各方面合作、共同努力。
在陈宝生看来,减负,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努力,一是学校减负,加强科学管理,把减负的任务落实到学校教学的各个环节,作为一个突出问题来解决。二是校外减负。规范教育秩序,治理整顿各类培训机构。对超前教、超前学,违规办学、没有资质办学进行整顿治理。学生痛恨、家长无奈、机构赚钱,这种状况是不允许的。三是考试评价减负。改变评价方式,完善学业考试办法。四是老师教学减负。老师要按照大纲足额授课,绝不允许课上不讲课下讲、课上少讲课后讲,甚至鼓励引导学生参加培训。五是家长和社会减负。提高教育素养,树立正确的成才观、成
功观。不符合教育规律、不符合孩子健康成长需求的理念会给家长制造焦虑,给孩子制造负担,这种现象绝不允许。
相信,随着健康教育秩序的建立和相关政策的出台,以及风清气正的教育生态的完善,过重的学业负担一定会逐步降下来。
相关教育专家指出,各中小学校对学生减负的态度,不该是敷衍应付,更不应抱着抵触心撒娇。减负是每一个真正关心孩子健康成长的学校都应该认真思考的事,应结合各地、各学校办学特点,创新出更优的教学方式。而家长每天的陪伴和身教言传,更有利于促使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也远比多上两节课外补习课重要得多。(记者 陈光勋)
转自:中国产经新闻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