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动智能无人机系统:创新助力复杂环境灾害救援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5-07-24





随着全球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的频发,传统救援手段在面对复杂灾害环境时显得力不从心。近日,在安徽中澳科技职业学院,以谷振宇为项目核心负责人的“光动智能”团队,凭借卓越的创新实力与不懈努力,成功推出了“空地协同集群化无人机应急救援系统”。该项目旨在通过创新技术解决复杂灾害环境下的应急救援难题,为应急救援领域带来革命性的变革。

一、项目核心技术与创新

该项目采用了分层自治-协同架构,集成了三大核心技术:

(一)单机自主避障层

系统搭载改进的RRT快速扩展随机树算法,融合三维雷达与视觉感知技术,实现了无人机在非结构化环境中的实时避障。测试数据显示,其路径规划响应时间≤50ms,避障成功率≥98.5%,较传统方案效率提升30%。

(二)空地通信中继层

创新性采用毫米波通信平台的三维UPF波束跟踪方法,解决了无人机抖动导致的信号失配问题。在20km距离下,通信误码率降低至10^-6,抗干扰增益达15dB,确保指令与高清图传的实时性。

(三)多机智能协同层

基于分布式联盟协作算法,系统实现了多机自主编队、区域分工搜索及协同避障。在模拟废墟场景中,3机协同搜索效率提升210%,路径冲突率下降92%,显著优于集中式控制方案。

其中团队提出的“RRT路径规划-UPF波束跟踪-联盟任务分配”三环耦合机制,首次实现了从单机到集群的全流程技术闭环。该机制已通过合肥阔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实地验证,集群覆盖效率达90%,救援响应速度提升40%。

图为光动智能无人机应急救援系统测试地点

(二)项目成员的前期准备工作

为了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项目成员在前期进行了大量细致的准备工作:

文献研究与市场调研:团队成员广泛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深入了解无人机应急救援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同时进行了详细的市场调研,明确了项目的市场需求和竞争态势。

技术攻关与实验验证:针对项目中的关键技术难题,团队成员进行了多次技术攻关和实验验证。

图为团队成员在进行组装测试

场景模拟与实地测试:为了验证系统的可靠性和实用性,团队在合肥大蜀山、巢湖等地进行了复杂环境下的模拟实验和实地测试。通过多次试飞和数据分析,团队不断优化系统性能,确保了系统在各种极端条件下的稳定运行。

专利申请与软件著作权登记:在项目研发过程中,团队成员积极申请相关专利和软件著作权,以保护项目的知识产权。目前,项目已获得多项实用新型专利和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

“光动智能——空地协同集群化无人机应急救援系统”不仅为应急救援领域带来了创新性的解决方案,还展现了广阔的应用前景。未来,项目团队将继续优化系统性能,拓展应用场景,如电力巡检、农田巡检等,为更多领域提供高效、安全的应急救援服务。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光动智能”将成为应急救援领域的一颗璀璨明星。(谷振宇)


  转自:中国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