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来关注正在举行的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今年论坛期间,首次设立了高校成果转化促进大会。如何能让更多实验室的创新成果加快转化形成符合市场需求的产业新动能和新质生产力?一起来关注。
在今年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大会的现场,共有来自全国一百多所高校和百余家企业的负责人现场交流。未来信息、未来健康、未来制造等六大领域的科技成果,吸引着各方的关注和讨论。
其中,一款由北京工业大学团队研发的机器人关键零部件——RV减速机,就是近年来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一个典型案例。这一减速机在技术取得突破后,在北京、河北等地实现产业化批量生产,解决了我国在机器人领域面临的“卡脖子”难题。
北京工业大学党委书记姜泽廷表示,高校必须有自己的科技硬实力,有更加前端的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的积淀。这次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大会,也是把高校的研发能力和国家的需求紧密对接。
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院长薛澜表示,很多新兴领域的成果转化不是单向的,比如人工智能领域,企业的研究往往更前沿。今后产学研合作的形式可能需要更加多元,高校的科研人员到企业去,同时企业的科研人员也到高校来。
记者注意到,今年中关村论坛发布的十项重大科技成果中,有多项就是由高校和企业共同参与完成的,覆盖光芯片、材料、量子等前沿领域。专家介绍,近年来,我国在政策和机制层面已出台多项创新举措,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成果向产业界转化。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单忠德称:“推动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科技领军企业联合承担重大科技项目,共建研究机构等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的创新联合体、创新共同体,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
转自:央视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