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各地纷纷推出实招,布局2023年教育工作。完善“五育并举”育人体系、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记者在近期密集召开的地方两会上了解到,提升综合育人水平、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成为今年各地教育工作的一项重点任务。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落实“五育并举”的具体要求,近期召开的地方两会提出一系列新规划、新举措。
天津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完善“五育并举”育人体系,抓好促进公平、提升质量两件大事,促进学前教育普惠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着力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
在天津市第一中学,学生们在课后服务时间里不仅能参加足球、篮球、乒乓球等各类体育运动,还能与女排冠军面对面交流学习。“近年来,我们和天津体育学院等单位深度合作,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与体育资源、教育资源的开发相融合,以排球等项目为载体,为孩子健康成长打下坚实基础。”天津市人大代表、天津市第一中学党委书记李翠松说。
为推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多地2023年将学前教育普惠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基石。
2023年,海南将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实施基础教育提升和学位扩容计划,推进集团化办学,新增基础教育学位4万个,建成乡镇寄宿制学校100所,引育并举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促进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就应该在教师培训和教学管理上,加大对薄弱乡村学校的扶持。”海南省人大代表,北京师范大学海口附属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陆炳荣说。
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3年,要强化学前教育普惠发展,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10万个。深化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改革,新建150所乡镇寄宿制小学,实施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计划。
“集团化办学是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河南省人大代表、洛阳市教师发展中心主任齐振富认为,要推动市级统筹、县区结对发展,鼓励组建跨区域义务教育集团,强化区域连通互动。此外,不同高中也可结合办学历史、师资条件、文化传统,确定特色化办学方向,形成普通高中教育“百花齐放”的发展格局。
“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有高质量的教师,才会有高质量的教育。”近期召开的地方两会上,教师队伍建设也是各地代表委员关注的重点。
“深入开展基础教育提升年活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启动新一轮公办初中强校提质工程”……2023年,广西、上海等地政府推出多项举措,让孩子们从“有学上”向“上好学”转变。
此前,上海市松江区第六中学一度面临师资短缺、教学方式陈旧等困境。随着该校登上“强校工程”实验校名单,不少教师的专业水平明显提升。“政策的扶持大大激发了教师们锤炼内功的热情。”上海市松江区第六中学校长丁玉说,“强校工程”为名校长、名师培养锻炼搭建了重要平台。
“要坚持立德树人,提升‘五育并举’育人质量,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和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工作,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代表、南宁市桂雅路小学校长陈一璐也指出了推进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她建议,应探索课堂教学变革的有效方式方法,进一步健全“教学评”一体化评价体系,建立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长效机制。
蓝图已然绘就,各地代表委员对加快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充满信心。李翠松、陈一璐等多位地方两会代表委员表示,要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忘立德树人初心,创新“五育并举”载体渠道,努力办好人民更加满意的教育。
转自:新华社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