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七大铜矿产地!中国70%以上的铜矿在这里产出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0-11-25





中国探明铜矿产地918处,富铜矿(品位>1 %)储量占所有储量的35.2 %。全国28个省(区)都有铜矿的分布,较为分散。中国铜矿目前来说主要有以下七大生产基地:

  一、江西铜基地

  江西铜矿资本丰富,居全国之首。探明的铜工业储量占全国铜工业储量的1/3,是中国铜业出产最大的基地。1978年国家把江西铜基地列入国家重点建造项目。1979年建立江西铜业公司,现具有“六矿两厂”,即德兴铜矿、永平铜矿、武山铜矿、东乡铜矿、城门山铜矿、银山铅锌铜矿和贵溪冶炼厂、上海冶炼厂。六个大中型矿山具有探明的铜储量合计1387万t,德兴铜矿是超大型铜(钼)矿田,德兴铜厂矿山1993年构成10万t/d采选规划,变成亚洲特大型矿山之一。现开采的五个矿山年产铜精矿10.2万t(1996),占CNNC铜精矿产值的1/3,占全国铜精矿总产值的1/4。

  二、云南铜基地

  云南铜矿资本丰富,探明的铜工业储量居全国第2位。该基地由“四矿一厂”构成,即东川、易门、大姚、牟定等四个大中型矿山和云南冶炼厂。当前构成的云南铜业(集团)有限公司,1996年年产电铜10万t,铜精矿5万t,是中国产铜第二大型铜业基地。

  三、白银铜基地

  甘肃白银厂区域是中国铜矿富集区之一,由折腰山、火焰山、铜厂沟、小铁山、四个圈等矿床构成。为开发白银厂铜矿资本于1954年建立了白银有色金属公司,并将矿山采选冶建造列入国家第一个五年方案重点建造项目之一,揭开了中国50时代建造大型铜公司的前奏。通过1957至1959年三年大规划建造,折腰山、火焰山两个露天矿和选矿厂、冶炼厂等高速度、高质量地建成。原设计能力年产铜3万t,后经技术改造到达5万t,一度是全国产铜最多的大型采选冶联合公司。

  四、东北铜基地

  该基地由一批中小型矿山所构成,起步早、建造快。1948~1950年将辽宁清原铜(金)矿、华铜铜矿、芙蓉铜矿、马鹿沟铜矿和吉林石咀子铜矿、天宝山铜铅锌矿等康复了出产,沈阳冶炼厂也于1949年1月康复了出产。从此,在东北区域出现了中国第一个铜采选冶出产基地,为中国铜工业开展奠定了根底,起到了先导效果。五六十时代曾为全国有色金属公司输送了大批管理人才和科技主干,有力地支撑了全国铜工业的开展。六十年代上述矿山资本连续采尽闭坑,由桓仁、红透山等矿山接替以及外购矿藏质料,使东北铜基地继续出产,并产铜精矿5万t,1996年年产电铜7万t。特别是黑龙江多宝山大型斑岩铜矿,可作为沈冶矿藏质料供应基地。东北铜基地出产仍有潜力。

  五、铜陵铜基地

  安徽铜陵区域地处长江中下游,建造条件好,资本丰富。现已探明的铜官山、狮子山、大团山、冬瓜山、凤凰山、新桥、贵池、安庆、琅琊山、沙溪等一批大中型矿床合计铜储量300多万t。该基地也是建造早、起步快的基地,是“一五”方案期间第一个年产万吨铜的基地。现铜陵有色金属公司具有六个矿山、两个冶炼厂。1996年年产铜精矿4.2万t、电铜4.65万t,为大型采选冶加工联合公司。

  六、大冶铜基地

  湖北大冶、黄石、阳新区域铜矿资本丰富,已探明铜储量合计360多万t。大冶有色金属公司现具有“六矿两厂”,即铜录山、丰山洞、铜山口、赤马山、大冶铜厂、新冶等大中型铜矿山和一个铜冶炼厂、一个铜材加工厂。1996年年产铜精矿近2万t、粗铜6.16万t、电铜4.56万t,为大型采选冶加工联合公司。

  七、中条山铜基地

  山西中条山区域从五十时代以来,勘探了铜矿峪、小西沟、胡家峪、篦子沟、落家河等大中型铜矿,累计探明铜储量330多万t。为开发这一区域的铜矿资本1956年建立了中条山有色金属公司。现具有“三矿两厂”,即铜矿峪、胡家峪、篦子沟等大中型铜矿山和一个冶炼厂、一个电解铜厂,构成以采选冶为主体的大型联合公司。1996年年产铜精矿2.72万t、粗铜2.6万t、电铜1.16万t。

  我国铜矿资源有如下特点

  1、是中小型矿床多,大型、超大型矿床少。铜矿储量大于250万吨以上的矿床仅有江西德兴铜矿、西藏玉龙铜矿、金川铜镍矿、东川铜矿等。在探明的矿产地中,大型、超大型仅占3 %,中型占9 %,小型占88 %。

  2、是贫矿多,富矿少。中国铜矿平均品位为0.87 %,品位>1 %的铜储量占全国铜矿总储量的35.2 %。在大型铜矿中,品位>1 %的铜储量仅占13.2 %。

  3、是共伴生矿多,单一矿少。在900多个矿床中单一矿仅占27.1 %,综合矿占72.9 %,具有较大综合利用价值。


  转自:紫金官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