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人士认为——只有持续控产,钢市才能震荡反弹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4-09-13





  ●钢铁企业既要控制好生产节奏和水平,又要给市场传递出良好预期;贸易商不要过于悲观,不要人为制造利空;终端用户也要给厂商合理的利润回报,该采购时就要适当补库。


  “回顾8月份,国内钢材市场走出了下跌后企稳反弹的运行态势,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下跌141个点。不过,自8月中旬末低点以来,反弹幅度超过100个点。螺纹钢和线材价格分别下跌37个点和44个点,中厚板、热轧产品、冷轧产品价格分别下跌207个点、224个点、163个点。”日前,在一场行业直播活动中,上海钢联首席分析师汪建华如此描述8月份国内钢材市场行情走势。


  “信心比黄金重要!展望9月份,只有钢铁企业持续控产,钢材市场才有望震荡反弹。”汪建华说道。


  供需面有改善空间


  “钢材市场在8月份的反弹来之不易,市场下跌导致钢铁企业接近全员亏损(亏损面达到98.7%),代价不可谓不惨烈,但换来了基本面的改善,也对钢材价格反弹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汪建华认为,9月份,钢材市场有反弹基础。


  首先,市场基本面有环比小幅改善的空间,但品种走势将分化。汪建华提出,9月份是下半年传统需求旺季的开始,需求环比有望小幅改善。


  一方面,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建筑业PMI(采购经理指数)数据来看,建筑业的新订单指数、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从业人员指数环比分别回升3.4个百分点、1.8个百分点、0.8个百分点。土木工程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连续7个月保持在55%以上的扩张区间。同时,9月份是旧国标螺纹钢资源出清的关键时期,一些样本外的库存出清也将带来一定程度的补库需求。汪建华预计,进入9月份,建筑用钢需求环比将小幅改善。


  另一方面,从整个制造业PMI和钢铁行业PMI数据来看,8月份制造业PMI指数环比回落0.3个百分点,其中新订单指数环比回落0.4个百分点、在手订单指数环比回落0.6个百分点;新出口订单指数虽然环比上升0.2个百分点,但与其他指标一样,也处在收缩区间。这预示着9月份制造业用钢实际需求环比有小幅回落的可能。


  “不过,据统计,9月份汽车排产量环比增长25万辆;三大白电(空调、冰箱、洗衣机)排产量达到2662万台,环比仅下降0.37%,较去年同期生产实绩增长4.5%。”汪建华说道,“值得引起关注的是,由于8月份几乎所有钢铁企业都有不同程度的亏损,一些中间商和终端补库动作增多,这或许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实际需求下降的部分。”


  “今年7月份以来的财政支出改善,加上8月份以来的发债加速,都为9月份需求改善提供了支撑。总体来看,9月份,钢材需求环比有小幅改善预期,其中建筑用钢需求改善情况将好于板材,板材个别品种实际需求难有好转。”汪建华预计。


  其次,市场供给整体有回升动能,具体品种走势同样将分化。“影响9月份钢材价格的最重要因素是供给。”汪建华表示,具体来看,建筑钢材供给或处在回升态势中,板材供给仍面临阶段性减量的压力。“9月份,部分区域市场的螺纹钢供给可能出现一些品种规格短缺的现象,因此螺纹钢价格具有进一步反弹的条件。”他预计,“板材库存压力大,预计9月份板材供给受到抑制,且由于螺纹钢盈利表现好于板材,部分板材生产资源将向螺纹钢倾斜。”


  “总体来看,9月份,螺纹钢基本面大概率改善,板材基本面压力有望减轻,但具体区域和品种走势将分化。”汪建华说道。


  最后,宏观面为钢材市场上行提供有利条件。“从宏观层面来看,美联储今年第6次议息会议将在不久后召开,降息几乎是可以确定的事件,这有利于中国开启进一步降息的时间窗口,从而改善国内资金流动性。”汪建华说道,“要想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如果后期没有加码的政策出台,那么难度是很大的。”


  基本面仍受三方面压力影响


  “当然,9月份的钢材市场也是有压力的,价格也将反复震荡。”汪建华表示,这种压力首先来自于供给端,其次来自于大环境下的悲观心态。在需求改善不明显的背景下,市场人士总觉得钢材价格难有大的拉升。最后,压力还来自于对估值过高的原燃料价格回调的担忧,以及板材压力过大对整体市场造成的拖累。


  “综合来看,9月份的钢材市场在基本面进一步改善的背景下,有反弹的动能,但要谨防供给超预期释放给市场带来较大压力,以及由此产生的悲观心态。”汪建华建议,当前,有利润的钢铁企业要全力生产,板材企业要积极控产。


  “无论是钢铁企业还是贸易商,都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季节性反弹。钢铁企业既要控制好生产节奏和水平,又要给市场传递出良好预期;贸易商不要过于悲观,不要人为制造利空;终端用户也要给厂商合理的利润回报,该采购时就要适当补库。”他说道。(记者 贾林海)


  转自: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