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煤、焦炭期价在3月份加速下跌,4月份期价经历短暂的底部调整后,呈现快速反弹的走势,结束了自2023年11月底以来持续震荡下跌的走势。截至4月19日收盘,焦煤、焦炭期货价格均较低点反弹约300元/吨。
现货市场表现滞后于期货市场,4月上旬焦炭现货价格再被钢企调降1轮,焦炭价格自今年初以来连续下调8轮,累计降幅为800元/吨。进入4月中旬,随着期价反弹,现货市场开始首轮提涨并顺利落地,个别焦企已开始第2轮提涨,目前根据期价的反弹情况来看,存在现货价格提涨的预期。炼焦煤现货价格同样迎来反弹,截至4月19日,炼焦煤现货价格指数较近期低点上涨约150元/吨。
从运行逻辑来看,需求负反馈逐步转为正反馈,是近期“双焦”价格得以反弹的关键因素。3月份“双焦”价格加速下跌,主导逻辑是在需求淡旺季切换阶段,需求回暖预期迟迟未兑现,造成市场悲观氛围浓厚,需求负反馈压力不断向原材料端传导,“双焦”供需双弱,导致价格持续下跌。价格调整后,悲观情绪得以释放,“双焦”价格重心整体下移至阶段性偏低水平。进入4月份,下游需求呈现回暖态势,建筑钢材成交量攀升,叠加前期原料让利,钢企即期盈利情况好转,促使钢企逐步提高高炉产能利用率,进而带动原料需求增加。虽然当前铁水产量仍处相对偏低水平,但增量预期偏好,促使“双焦”价格反弹。由于“双焦”期货价格反弹速度快、幅度大,而现货提涨周期较长,目前期价仍处于升水现货的状态,后期基差有待修复,若现货提涨缓慢,期价反弹趋势或将反复。
从当前焦煤、焦炭基本面来看,钢企即期利润回升、高炉逐步提产,叠加“五一”假期前补库,拉动原料需求回暖;供应端煤矿、焦化厂开工率暂保持低位,上游库存逐步向下游转移。
实际需求回升 提振“双焦”市场情绪
第1季度制造业数据亮眼,叠加钢材出口态势强劲,在一定程度上对冲了房地产和基建的需求缺口,市场信心得到提振。4月份以来,国内外制造业PMI(采购经理指数)仍好于预期,促使黑色金属需求整体回暖。近期建筑钢材成交量持续回升,钢企有效去库存,钢企即期利润出现明显好转。
4月19日调研数据显示,全国247家钢企盈利面回升至48.5%,较低点扩大27个百分点,这为钢企高炉提产提供了较大动力。目前日均铁水产量增至226万吨,环比已步入回升趋势中,且后期进一步回升的概率较大。
后期来看,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积极推动所有增发国债项目于今年6月底前开工建设,各地政府积极推动“三大工程”(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建设,“家电汽车以旧换新”等促销整体提振消费活力。总体来看,国内政策端释放利好信号刺激需求的大方向没有改变。在需求正反馈的作用下,钢企存在逐步提产的预期,进而提振“双焦”等原材料需求。
焦企亏损 焦炭供应暂保持低位
3月份以来,钢企高炉提产不及预期,将压力向原材料端传导,焦价连降8轮,焦企盈利空间持续被压缩。焦化市场为了缓解亏损压力,接连召开市场分析会,在没有利润及需求偏弱的压制下,呼吁焦化企业根据各自亏损情况进行限产,目前我国全样本独立焦企产能利用率在65%左右,处于历史极低水平。
但焦炭供应偏弱预计只是暂时现象,当前焦化行业产能处于相对过剩阶段,焦炭供应弹性较大,一旦下游订单增加或自身盈利面扩大,焦炭供应将快速增加。因此焦炭的低供应对于焦价上涨的驱动作用是相对有限的。需要注意下游补库节奏的变化,若下游担心原料价格上涨而出现集中补库,可能会出现供需错配的阶段性上涨行情。
炼焦煤供应收紧造成煤价反弹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煤矿减产预期已逐步兑现。2024年第1季度,我国共生产原煤11.1亿吨,同比减少4722万吨,降幅为4.1%。近年来国内焦煤精煤产量约占原煤总产量的10.3%,若按此比例粗略计算,第1季度炼焦精煤产量为1.14亿吨,同比减少1172万吨,降幅为9.3%。
此外,第1季度我国共进口炼焦煤2688.99万吨,同比增加461万吨,增幅为20.7%。炼焦煤进口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对冲了国内煤供应的减量。对比来看,第1季度我国炼焦煤供应同比净减少约711万吨,因此可以看到,在近期需求回暖的拉动下,炼焦煤价格反弹更强势。此轮山西省煤矿安全生产监管将持续至5月底,预计后期国内焦煤供应恐难有增量,待监管结束后,需关注煤矿是否会有适当提产的情况。
上游库存正逐步向下游转移
目前“双焦”整体库存水平与去年同期相当,整体处于偏低水平。截至4月19日,焦炭总库存为906.46万吨,同比下降10万吨;焦煤总库存为2199.9万吨,同比下降102.6万吨。从结构上来看,随着钢企高炉提产及“五一”假期前补库,上游库存正逐步向下游转移。
整体来看,政策支持叠加实际需求回暖带动市场看涨情绪升温,焦煤、焦炭因供应存在减量,价格反弹势头相对强劲。但需注意,目前“双焦”期价快速拉涨后升水现货空间较大,买现卖期的套利单入场将对期价上涨形成压制,短期“双焦”价格上涨的驱动力减弱。(冯艳成)
转自: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