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党委常委、副会长兼新闻发言人陈学森发布了2023年有色金属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陈学森指出,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有色金属行业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稳经济增长的决策部署,积极应对外部环境严峻、出口有所下降、传统消费放缓、价格起伏较大等因素对产业运行的影响,着力优化产业结构、防范化解风险,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稳中向好的态势日趋明显。2023年有色金属行业发展的亮点特点:一是十种有色金属产品产量首次突破7000万吨大关;二是有色金属行业投资增幅创近十年的历史新高;三是传统矿山原料进口保持增长,主要出口产品降幅收窄;四是有色金属品种价格走势分化;五是规上有色金属企业实现利润由降转增,整体超过上年水平;六是光伏、风电、新能源汽车、动力及储能电池等高速发展产业已成为有色金属消费新的增长点;七是国际合作成绩显著,紫金矿业集团矿铜产量首次突破百万吨。
陈学森指出,2023年有色金属工业稳中向好的态势日趋明显。
2023年,规上有色金属企业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4%,增幅较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较全国规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增幅高2.8个百分点。新冠疫情以来,规上有色金属企业工业增加值呈现出稳定回升的态势,2020年增长2.1%、2021年增长3.1%、2022年增长5.2%、2023年增长7.4%。2023年行业运行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十种有色金属产品产量首次突破7000万吨大关
初步统计,2023年我国十种常用有色金属产量为7469.8万吨,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下同)7.1%。分季度看,一季度1809.8万吨;二季度1828.5万吨,三季度1863.4万吨,四季度1968.3万吨,呈逐季增加态势。其中,全年精炼铜产量1299万吨,同比增长13.5%;电解铝产量4159万吨,同比增长3.7%;六种精矿金属量641.5万吨,比上年下降0.5%;氧化铝产量8244.1万吨,比上年增长1.4%;铜材产量(尚未扣除企业间重复统计约170万吨)2217.0万吨,比上年增长5.0%;铝材产量(尚未扣除企业间重复统计约1400万吨)6303.4万吨,增幅由上年的下降1.4%转为增长5.7%。2023年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9.5%,比上年上升0.2个百分点,比全国工业制造业产能利用率高出4.2个百分点。其中,四季度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9.6%,比上年同期上升0.2个百分点,比同期全国工业制造业产能利用率高出3.6个百分点。
(二)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创近十年的历史新高
2023年,有色金属工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7.3%,比上年增速加快2.8个百分点,比全国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8.3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长11.9%,上半年增长12.4%,前三个季度增长14.1%,全年增长17.3%。2023年,有色金属矿山采选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2.7%,冶炼压延加工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5%。2023年,光伏、风电、动力及储能电池、新能源汽车等所需有色金属材料投资及有色金属矿山投资增幅较快,是拉动有色金属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重要因素。新冠疫情以来,有色金属工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分别为:2020年增幅为-1.0%、2021年增幅为4.1%、2022年增幅为14.5%、2023年增幅达17.3%,创近十年历史新高。
(三)有色金属矿山原料进口增长,铝材出口降幅收窄
2023年,我国有色金属进出口贸易总额3315.4亿美元,(按可比口径计算,下同)同比增长1.5%。其中:进口额2719.4亿美元,增长4.3%;出口额596.1亿美元,下降9.8%。
2023年,铜精矿进口实物量为2753.6万吨,比上年增加230.3万吨,增长9.1%。其中,四季度进口719.4万吨,环比增长4.1%。
2023年,未锻轧铜及铜材进口量548万吨,比上年减少36万吨,下降6.2%。其中,四季度进口150.9万吨,环比增长7.5%。
2023年,铝土矿进口实物量为14138万吨,比上年增加1615万吨,增长12.9%。其中,四季度进口3474万吨,环比增长0.5%。
2023年,未锻轧铝及铝材出口量567.5万吨,比上年减少91.9万吨,下降13.9%,但降幅比前三季度收窄1.5个百分点,比上半年收窄6.1个百分点。其中,四季度出口141.8万吨,环比下降2.3%。
2023年,稀土出口量52306.5吨,比上年增加3578.7吨,增长7.3%。其中,四季度出口11943.7吨,环比下降15.5%。
(四)有色金属品种价格分化
一是主要常用有色金属价格的波动小于新能源金属。铜价比上年小幅上涨。2023年国内现货市场铜均价为68272元/吨,比上年上涨1.2%,涨幅比前三季度扩大了1.0个百分点。铝价跌幅持续收窄。2023年国内现货市场铝均价18717元/吨,比上年下跌6.4%,但跌幅比前三个季度、上半年、一季度分别收窄2.4、7.2、10.3个百分点。工业硅价格下跌,但年底出现止跌的迹象。2023年国内现货市场工业硅均价15605元/吨,比上年下跌22.5%,但四季度均价环比回升7.8%。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大幅度走低。2023年国内现货市场电池级碳酸锂均价26.2万元/吨,比上年下跌47.3%,但年均价仍为历史第二高。其中,12月份均价为11.1万元/吨,同比下跌79.1%,年末价格已接近或跌破部分企业的成本线。
二是主要有色金属价格国内市场强于国际市场。2023年上期所三月期铜均价比上年上涨1.8%,而LME三月期铜均价则比上年下跌3.2%;上期所2023年三月期铝均价比上年跌幅比LME低6.8个百分点。
三是主要有色金属现货价格好于期货价格。2023年国内现货铜均价比上期所三月期铜均价高1051元/吨,国内现货铝均价比上期所三月期铝均价高238元/吨。
(五)规上有色金属企业实现利润由降转增
2023年,规上有色金属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716.1亿元,比上年增长(按可比口径计算,下同)23.2%。其中,四季度规上有色金属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630.8亿元,环比增长88.2%。在全年利润中,其中独立矿山企业实现利润785.7亿元,增长8.1%,冶炼企业实现利润1869.0亿元,增长23.1%,加工企业实现利润1061.5亿元,增长37.6%。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费用为94.64元,比上年下降0.31元。
(六)光伏、风电、新能源汽车、动力及储能电池已成为有色金属消费增长主要领域
2023年我国光伏、风电、新能源汽车、动力及除储能电池等产量,国内新能源装机量、以及上述领域产品出口量均大幅度增长,成为拉动铜、铝、锌等有色金属消费主要增长领域。据测算,2023年上述产业消费铜约300万吨,比上年增长52%,占全国铜消费量的比重19%左右,拉动全国铜消费量增长约7个百分点;上述产业消费铝约900万吨,比上年增长50%,占全国铝消费量的比重接近20%,拉动全国铝消费量增长约7.2个百分点;2023年风电塔筒、螺栓等钢结构设备和光伏钢支架的镀锌消费在70万吨左右,比上年增长51%,占全国锌消费量的比重约为9%,拉动全国锌消费量增长约3.4个百分点。
(七)福建紫金矿业集团矿铜产量首次突破百万吨
近几年,国内有色金属企业在国内外资源开发中取得显著成绩,境内外铜、铝、镍、钴、锂等主要有色金属权益资源量和产量均有较明显增长。在国内众多企业中,尤其可喜的是福建紫金矿业集团2023年首次实现矿山产铜101万吨,是中国唯一矿产铜破百万大关的企业,进位全球前五,跨入全球矿业公司第一方阵,取得了中国有色金属矿业企业在全球资源竞争中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有色金属工业多年来梦寐以求的发展目标,可喜可贺。
陈学森还对2024年有色金属工业运行走势及主要经济指标做出了预测。
2024年,我国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加强宏观政策统筹协调,确保同向发力、形成合力,增强宏观政策有效性,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缓解突出矛盾风险。2023年出台的一系列稳增长政策将在2024年持续显效,服务消费潜力继续释放,高技术和民间制造业将支撑经济较快增长,经济内生增长动力将进一步增强。但也要看到,2024年经济运行仍面临一些内外部挑战。从国际看,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地缘政治冲突加剧,世界经济增幅放缓,发达经济体利率调整存在不确定性,外溢风险仍可能通过汇率、资本流动、外债等渠道冲击新兴市场经济体。从国内看,有色金属等大宗原材料传统消费房地产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新经济领域增速可能放缓。面对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有色金属行业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扎实推动2024年有色金属工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根据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尤其是国内外有色金属产业运行特点,结合有色协会发布的“三位一体”景气指数报告,在不出现“黑天鹅”事件的前提下,对2024年有色金属工业主要指标预判如下:
2024年有色金属工业增加值增幅保持在5.5%以上,有望达到6%。按新口径统计的十种常用有色金属产量增幅保持在5%左右。预计2024年有色金属在房地产领域的消费继续呈放缓态势,但光伏、风电、动力及储能电池、新能源汽车及交通工具轻量化等仍是有色金属消费的主要增长点。2024年有色金属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维持在10%左右。2024年我国铝材出口量有望继续企稳,铜精矿、铝土矿进口将保持平稳增长。2024年一季度有色金属价格以当前价位震荡为主,下半年铜、铝金属价格有望略有回升,工业硅、碳酸锂等有望在合理价格区间波动。(记者 郭达清)
转自: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