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纹钢期价运行:2023年螺纹钢期价宽幅震荡 2024年或小幅升水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3-12-01





  2023年钢材市场呈现一些变化,民用需求复苏,但房地产市场继续下行拖累钢材需求;海外能源危机缓解,自蒙古国进口焦煤量大增,沿海动力煤进口也明显增长,给工业品的总体价格带来压力。


  今年初以来的螺纹钢期货价格走势以宽幅震荡为主:1月—3月初,市场对宏观政策刺激的预期较为强烈,螺纹钢价格延续2022年底的上涨趋势;3月—5月份,房地产数据出炉,不及市场预期,叠加海外能源危机缓解后国内煤系商品价格的普遍下跌,螺纹钢价格迅速下行;6月—11月份,受成本支撑,钢价震荡反弹。


  今年初以来,螺纹钢价格在3600元/吨~4200元/吨的区间内波动,价格高点出现在3月初,其中多半年时间都在3600元/吨~3900元/吨区间内波动,与前两年(2021年5800元/吨~4200元/吨,2022年5000元/吨~3700元/吨)相比,波动幅度明显收窄,整体钢材市场呈现以下几个比较明显的特点。


  钢材需求面呈“一减多增”格局


  房地产市场迅速下行,且尚未有见底迹象,虽然全年政策托底意识较强,但主要集中在保竣工及各地方政府放松限贷限购上。房地产新开工面积数据仍然低迷,而螺纹钢主要用在工地的开工和施工阶段,地下建筑是地面建筑用钢量的3倍,且在新开工阶段,工地会有集中采购备库的需求。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月—10月份房屋新开工面积为7917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3.2%(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为5765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3.6%);房屋竣工面积为5515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9.0%。


  需求面呈现“一减多增”的格局,即建筑钢材需求弱,其他钢种需求强,钢材出口量增加。总体来看,钢材内需小幅下降。


  钢铁产能置换项目投产增多


  根据相关机构统计,钢铁产能置换项目投产数量逐步增加:2017年—2020年投产产能为炼铁7890万吨、炼钢6030万吨,2020年—2022年投产产能为炼铁8790万吨、炼钢12090万吨,2023年—2025年投产产能将为炼铁19253万吨、炼钢22256万吨。


  产能置换后,高炉炉型更大,对原料的需求节奏也有变化。原料价格走势偏强,压制钢铁行业利润,钢材生产利润低甚至亏损。数据统计,2023年1月—11月份,全国247家钢铁企业平均盈利面为46%,2023年多数钢厂出现亏损。据笔者测算,2023年螺纹钢生产基本都处于无利润区间,电炉利润在11月中旬后有所好转,但全年利润依然低迷。


  期货价差走势发生变化及合约连续性增强


  螺纹钢期货上市一年后,市场形成了1、5、10的主力合约结构,过去6年钢材期货价格则呈现出比较明显的远月贴水结构,但这一结构在2023年出现了一些变化。


  首先是在主力合约上,2022年底上海期货交易所就提升了远月钢材主力合约的交易费用,非主力合约交易费用低,吸引了投资者的参与。


  其次是螺纹钢期货合约连续性增强,有助于产业链企业套期保值。此外在今年换月前,螺纹钢期货主力合约出现近月升水,远月合约价格仍然偏低,或偶尔出现连续升水的结构,市场一直以来的贴水结构发生了变化,市场期待行业见底,期货市场对钢价的悲观预期有所扭转。


  2024年钢材市场或继续面临需求回落


  展望2024年,钢材需求“一减多增”的格局可能发生一些改变,供给过剩压力仍存,但全年原料焦煤供应有短缺的可能,澳大利亚煤炭进口窗口有望打开,支撑钢价。螺纹钢期货价格可能呈现连续小幅升水的格局。


  需求方面,2024年房地产消费预计仍然低迷,但其他消费领域的增长可能也会放缓,叠加2023年末钢价上涨后出口出现亏损,预计2024年初钢材出口量会有所回落,虽然基建刺激仍将持续,1万亿元专项债落地,但基建投资回升在2023年底初现疲态,预计2024年可能仍是需求相对不足的一年。供给方面,钢材市场产能过剩持续,目前焦煤产业链均无库存,原料端供应拉紧。


  行情方面,笔者比较看空2024年第一季度的冬储行情,原因有以下3点。


  第一为电炉钢利润,目前电炉钢生产有明显的利润,会导致淡季产量和隐形库存高于预期,且电炉钢生产所使用的废钢也会挤占其他原料的需求;第二为今年农历春节时间较晚,会导致节前钢材累库时间拉长,年后库存水平会偏高;第三为钢材出口,目前钢材出口出现亏损,明年第一季度出口需求可能会有所回落。


  冬储行情结束后,市场将直面第二季度传统需求旺季的钢材实际供需情况。在供给上,2024年仍是产能置换落地的关键年份,未来行情的重点可能仍是原料的成本支撑作用;在需求上,关注基建项目落地给钢材带来的需求增量,房地产市场低迷或将持续拖累钢价。预计2024年钢材市场仍处于成本支撑与需求回落的相对弱势格局之中。(李文婧)


  转自:中国冶金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