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跌至每吨16万元 沪镍怎么走?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3-09-20





  9月份,镍价出现单边下跌行情,沪镍下跌约1万元/吨,近两天跌幅尤为明显。外盘伦镍亦不乐观,目前已经跌破2万美元/吨。


  海外避险情绪升温


  近期,能源价格的强势表现,增长了通胀数据超预期的担忧。在需求表现韧性的前提下,主要产油国延长减产措施,推升美国能源成本。8月份,汽油价格与天然气价格表现相对偏强。去年7月份,美国CPI为8.5%,而去年8月份则下降至8.3%,低基数下也使得今年8月份CPI数据存在超预期的可能。


  对于通胀的担忧使得本周市场避险情绪较浓,纽约联储1年和5年的通胀预期增加,美元指数表现偏强。目前,市场预计9月份美联储议息会议将暂停加息,但远期的通胀担忧对镍价而言压力较为明显。


  国内宏观情绪表现偏弱


  从地产成交角度来看,我国30个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未出现明显增加。虽然8月份国内社会融资规模数据超预期,但更多是政府债发力。信贷数据方面,居民中长贷同比仍处在下行区间,经济修复是否可持续仍有待时间来验证。从汇率角度来看,9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召开全国外汇市场自律机制专题会议,人民币汇率得到明显提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沪镍走势。


  镍需求处于弱现实状态


  从价差角度来看,沪镍主力合约与次主力合约自今年5月份开始持续走弱。上周,镍价差结构已经由Back转向Contango,当下市场交易的重心更多是弱现实,不锈钢、合金、新能源电池等主要下游行业数据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不锈钢在“金九”旺季预期下继续维持高排产。据Mysteel数据,2023年9月,国内34家冷轧不锈钢厂冷轧排产预计为133.96万吨,预计环比增长1.78%,预计同比增长13.51%。9月份,不锈钢成交清淡,维持小幅去库,即便在此期间有钢厂限价,但是仍未提振市场信心,成本压力和需求疲软使得钢厂利润下降,钢厂已开启新一轮减产检修。


  据SMM数据,8月份,国内主要镍基合金企业纯镍消费量为7313吨,环比下降0.14%。镍消费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民品需求略有下降。而军工板块虽然韧性较强,但是边际增量较为有限。民品需求不振,近期合金表现难寻亮点。合金企业对镍价的敏感性较高,因此,对纯镍通常是以逢低采购为主。当前镍价下跌,将在一定程度上提振合金企业的备库需求。


  新能源电池方面,前驱体企业订单并未好转,价格持续低位运行,SMM预计,NCM811、523等主要型号的前驱体产量9月份将下降。


  库存压力增加


  库存变化是本轮镍价走弱的另一个主要原因。由于需求趋弱,镍市场面临一定的被动累库压力。镍产品新增产能释放后,交割品扩容带来库存增量。此前,华友钴业电积镍产品同时在伦敦金属交易所(LME)和上海期货交易所注册,进一步补充了镍交割品品牌,其后续产能释放也会体现在交易所库存里。1个月之前,LME发布公告称,收到了格林美公司的一级镍品牌注册申请,根据此前华友钴业公司注册LME品牌约为1个月时间,预计近期LME也会通过格林美的申请,并且根据LME快速上市通道规定,最长上市审批时间不会超过3个月。随着更多电积镍产能的释放,镍交割品扩容可能长期压制镍价。9月12日,LME镍注册仓单37404吨,而注销仓单仅为876吨,注销仓单/注册仓单为2.34%,比值基本处于历史最低水平,空头力量十分强势。


  转产电积镍出现利润空间


  工厂转产电积镍利润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一级镍和硫酸镍价差。此前,受宏观情绪驱动镍价走强、前驱体需求不及预期等因素影响,一级镍和硫酸镍价差不断走阔,电积镍利润空间增加,使得企业开始加大采购原材料。


  近期,硫酸镍价格以及指引长单的硫酸镍价格指数均上涨,据SMM数据,硫酸镍系数也从此前的92点快速反弹至目前的92~98点,中间品系数也出现反弹,转产电积镍的利润空间逐步回归。


  后市展望


  目前,镍面临宏观面与基本面的双重压力,价格波动也十分剧烈。


  从基本面看,中长期镍价的走势受新增产能释放和下游需求疲软,弱现实之下镍价仍偏空。短期不锈钢需求仍难反转,三元电池需求被磷酸铁锂电池压制,短期该状况难有反转。


  基本面决定镍价偏空的方向,短期宏观因素加速了镍价的下跌,因此,短期镍价能否企稳则要取决于宏观情绪。笔者认为,目前镍价的下限还是取决于转产电积镍成本。据了解,目前转产电积镍加工成本在7000元~8000元/吨,据电解镍和硫酸镍价差折算,外购硫酸镍加工电积镍的成本约为15.6万元/吨,该价格距离当前镍价仍有一定空间。


  转自:中国有色金属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