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多白银力量暂有所减弱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3-06-21





  5月份以来,国际银价从高位逐步回落,最低跌至22.785美元/盎司,随着美联储6月份议息会议尘埃落定,白银价格将会作出怎样的抉择?


  从通胀数据来看,在美联储本轮加息周期中,美国CPI的同比增速经历了“十连降”,但回落斜率已有所放缓。对于即将公布的5月份CPI数据,市场目前普遍预计,5月份CPI同比将从4.9%,下降至4.1%,核心CPI同比将从5.5%,下降至5.2%,仍旧远高于美联储2%的年度目标。根据纽约联储发布的一项调查,消费者对通胀率下降的预期感到乐观。受访者对1年期通胀预期下降0.3个百分点,至4.1%的水平,是自2021年5月以来最低的年度预期。调查还显示,长期的通胀预期中值仍在走高,3年期和5年期均增长了0.1个百分点,分别为3%和2.7%。


  劳动力市场方面,美国5月非农就业人数增加33.9万人,创2023年1月以来最大增幅,远高于外界预期。但是,美国5月份失业率为3.7%,为2022年10月份以来新高。新增就业人数和失业率出现背离,美国就业市场是否降温仍待进一步观察。最新的月度职位空缺和劳动力流动调查报告显示,衡量劳动力需求的职位空缺数为1010.3万人,扭转此前3个月的下降态势,表明尽管经济形势充满挑战,美国企业对工人的需求仍然强劲。


  美联储加息路径存变数


  近期,由于自身通胀数据出现反弹,澳大利亚央行、加拿大央行6月份再度进行加息。6月6日,澳大利亚央行将基准利率上调25个基点至4.1%,创下2012年以来新高。6月7日,加拿大央行在宣布暂停加息3个月后,再度加息25个基点,成为G7国家中首个暂停加息后又重启紧缩的央行。近期,美国经济数据喜忧参半,并未能明确指明未来的货币政策前景。信贷紧缩仍存在高度不确定性,继续加息可能会导致经济以一种快速且不理想的方式下降,对美联储货币政策存在一定的掣肘。


  CME“美联储观察”数据显示,美联储7月份维持利率在当前水平的概率为30.6%,累计加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53.0%,累计加息50个基点的概率为16.4%。由此来看,市场对美联储在7月份加息25个基点的预期在逐步上升。


  全球央行增配意识较强


  从市场持仓来看,截至6月6日,COMEX白银非商业多头持仓为53149张,较5月初下降15070张;COMEX白银非商业空头持仓为31674张,较5月初下降4593张。本轮白银价格回调过程中,投机市场的看多力量整体减弱。截至6月12日,全球最大白银ETF—iShares Silver Trust白银持仓量为14486.58吨,较5月初下降78.08吨。ETF持仓量下降,说明了投资者对白银的投资热情在减弱。


  全球央行对贵金属的增配意识仍旧较强。6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5月末黄金储备6727万盎司,4月末为6676万盎司,为连续第7个月增加黄金储备。另外,世界黄金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央行以1136吨的净购金量刷新了历史纪录。2023年前两个月,全球各国央行已报告净购买黄金达125吨,这是自2010年以来最强劲的央行购金开局。从中期来看,全球央行增配黄金不仅会带动金价走强,也会对白银价格形成一定带动。


  中期关注金银比价的机会


  金银比是金价与银价的比值,其数值的意义相当于一份黄金可以对等多少份白银,是衡量白银相对价格高低的一个有效指标。通过观察可以看出,白银价格与金银比的走势呈现一定的负相关关系。由于白银的工业属性比黄金更强,因此,一般来说,当经济处于衰退周期时,工业需求下降,白银价格下跌得更迅速,金银比呈现上升趋势;反之,经济处于上升周期时,工业需求增加,白银价格的上涨比黄金更快,金银比呈现下降趋势。另外,当世界发生突发的地缘政治等事件时,黄金的避险属性凸显,黄金价格涨幅比白银大,金银比也会有所走高。这些都可以从金银比和标普500指数的走势关系中看出。


  从整体来看,美国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通胀压力仍存,且就业市场火热,美联储面临继续加息的压力。从短期来看,美元或将延续反弹,对白银价格形成一定压力。从市场资金来看,投机资金多头力量短期有所减弱,但全球央行仍将提供中期买盘支撑。展望后市,预计白银价格将继续保持高位调整,美联储加息周期一旦确认结束,白银价格或将重新步入上涨通道。如果美国经济衰退预期转为现实,金价走势可能强于白银,可以同时关注金银比价走弱的机会。(中原期货)


  转自:中国有色金属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