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锂供给结构的三大发展方向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3-06-08





  全球锂供给的多元化、区域化与资源回收将是值得关注的三大发展方向。


  一是全球锂资源供给走向多元化,更多的区域和更丰富的资源种类将加入供给阵营。


  从区域分布看,澳大利亚、智利和阿根廷是传统的锂资源强国,占据当前全球锂资源供给的大部分份额。但是,笔者认为,未来,中国和非洲、北美洲等地的锂资源项目也有望迎来开发加速,推动全球锂资源供给格局走向多元化。2022年,澳大利亚、智利、阿根廷的全球锂资源供给市场集中度(CR3)约为78%,预计至2025年将下降至60%。从资源种类看,锂辉石矿和盐湖卤水矿具有储量规模大、工艺路径成熟的优势,是当前锂资源供给的主要来源,而需求的持续增长对锂资源供给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认为,未来锂云母、透锂长石、锂黏土甚至深部卤水等类型的锂资源价值也有望被逐步挖掘,成为锂资源供给侧的有效补充。


  二是供应安全担忧驱动全球锂产业格局的区域化。前期全球锂盐的产业格局基本由南美洲的盐湖、澳大利亚的锂矿及我国锂盐厂组成,兼有优质资源和低成本加工的效率优势。


  当前,全球各国已经普遍认识到了锂资源的战略价值,更侧重产业链的供应安全。结合近期美国推出IRA法案、澳大利亚锂矿商推进本土一体化的锂盐产能建设、加拿大对于关键金属投资安全审查趋严、南美洲“锂三角”拟组建“锂业OPEC”等事件,笔者认为,在锂资源供应安全的担忧下,全球锂产业格局的区域化特征将更加明显。从锂行业供需的角度看,锂产业的区域化趋势将对跨国资本的自由流动形成制约,可能降低海外资源的开发效率,而供给的区域化也更可能孕育国家间的产业联盟合作机制,产业联盟的共同行为或将成为锂供给侧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有利于在周期底部维持价格的稳定。


  从国内企业的角度看,中国企业在澳大利亚和北美洲获取锂资源的难度提升,因此,海外资源布局的重心也将从澳大利亚向阿根廷、非洲等地区转移,更加侧重于挖掘本土锂资源的潜力,进一步推动国内锂业供给可控的进程。笔者采用中国本土的资源以及中国企业控制的海外资源,并考虑海外资源的权益比例,计算中国控制的锂资源量和相应供给。从资源量看,截至2022年底,中国控制的锂资源量占全球锂资源总量的19%。至2025年,中国控制的锂资源供给有望达到76万吨LCE(碳酸锂当量),占全球锂资源供给的41%。


  三是锂资源回收将带来锂供给侧的下一次重构。当前,锂资源供给以锂矿开采贡献的“一次供给”为主,通过报废电池的回收,以电池回收料为来源的“二次供给”有望带来全球锂供给的重构。一方面,相比于锂资源的开发,电池回收的供给具有更强的稳定性和灵活性;另一方面,区别于锂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均、资源产出区域和需求区域错配的格局,电池的供给将锂资源根据消费市场进行地域的再分配。笔者预计,今年全球的报废动力电池量约97GWh,至2028年将增长至725GWh,以此为基础,预计2023年全球来自报废电池回收的锂资源供给量约为5.6万吨LCE,可供给约12%的动力电池锂需求,至2028年将增长至39万吨LCE,可供给约21%的动力电池锂需求。


  转自:中国有色金属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