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期转向现实 铜价呈现整体震荡走弱格局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3-04-23





  一季度,铜价整体呈高位震荡走势。受宏观预期变化、国内强复苏预期和美国经济软着陆预期影响,1月份,铜价先行下跌后快速拉升;2月中旬,沪铜主力合约最高上冲至71500元/吨。至3月中旬,由于国内强复苏预期迟迟得不到兑现,相关数据反倒不支持强复苏,强复苏退步到温和复苏,美国1月份就业与通胀数据强劲,美联储货币政策“鹰派”预期升温,美元触底回升;而硅谷银行、瑞士银行等相继爆发危机,虽及时处置,但风险未消除,市场交易衰退,铜价最低下探至66000元/吨。随后,库存加速回落,现货升水,LME库存注销仓单增加,再加上宏观情绪缓和,铜价呈现整体震荡走弱格局。


  全球铜矿市场供应分析


  国际铜业研究组织(ICSG)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矿山产铜2189万吨,增量为75万吨,增速达3.5%,而全球前10大矿企产量增量仅为8万吨,增速为0.8%。由于全球铜矿主产国——智利在2022年的铜产量下降5.2%,智利国家铜业、英美资源在智利铜矿以及安托法加斯塔年产量同比均出现下滑,使得头部矿企对全球铜矿产量增速造成拖累。


  2023年1月份,世界铜精矿产量同比增长约3.5%,智利铜精矿产量增长了0.8%,全球第二大铜矿生产国秘鲁铜精矿产量下降了1.6%,由于新的卡莫阿铜矿和其他铜矿新增或扩大产能,刚果(金)产量增长约15%。铜矿供应处于增加周期,但主导国家已经不是智利,而是秘鲁、刚果(金)等国。


  从干扰率方面来看,今年一季度,秘鲁爆发抗议活动使得Las Bambas、Antapaccay、Cerro Verde、Constancia等矿出现减产;Grasberg因为暴雨停产,2月底恢复;Codelco和Antofagasta等运输受阻,3月份,第一量子矿业公司与巴拿马政府达成为期20年的铜矿开采税率协议,很多其他矿山已经与劳工签署了新的协议,干扰率有所下降。预计2023年全球老矿山折损量约在40万吨。


  增量方面,2023年,铜矿增量将主要来自紫金矿业项目、QB二期、Quellaveco矿山扩建、Oyu Tolgoi地下矿产量爬坡、洛阳钼业KFM和TFM改扩建等。另外,Escondida铜矿移向高品位矿区生产、Los Pelambres铜矿完成海水淡化项目完工也会贡献部分增量;紫金矿业的卡莫阿-卡库拉铜矿产能将提升至45万吨;巨龙铜矿一期项目已经达产,二期预期在2024年底投产;Teck的QB2项目今年初投产;英美资源的Quellaveco铜矿项目正快速爬产;洛阳钼业预计KFM铜矿今年二季度投产;Los Pelambres海水淡化和选矿厂扩建项目已经完成93%,预计今年二季度会投入运营;力拓Oyu Tolgoi地下矿开采工程项目,预计于2023年一季度投产。综合来看,2023年是矿山的集中投产期,新扩建矿山的增量非常可观,预计2023年全球铜矿增量为70万~80万吨。


  从长期来看,铜矿供应增速不太乐观,主要是因为铜矿资本投入不足。近几年,铜价大涨未能有效提振资本支出,本轮的矿企资本开支恢复是从2018年的500亿美元开始的,到2022年才达到620亿美元,2023年预计将降至600亿美元,而上一轮的铜矿资本支出高峰为800亿美元~1000亿美元。资本开支不足主要随着开采成本的台阶式上涨,比如矿山品位降低带来更高的开采成本、人力成本提高、合规成本提高、税收谈判等,铜价未能达到矿企的合意扩产价格。国外投行研究显示,目前,铜的合意扩产价格约为9000美元/吨,而当下铜价未能持久站稳9000美元/吨一线,这意味着在目前的价格预期下,铜矿企业扩产意愿相对不足,未来的铜供给缺口要么需要通过涨价去弥补,要么需要通过废铜等其他手段去弥补。因此,从长周期来看,全球铜矿增速在2023年触及高位,自2024年后便会出现较为明显的逐年放缓的情况。


  从成本支撑方面来看,全球前10大铜矿企业中,大多数铜矿企业边际成本受到通胀压力的影响(包括柴油、炸药和能源价格的上涨),均出现同比两位数的上涨。2023年,大多数成本要素仍然较高,预计2023年铜矿C1成本仍将处于高位。2020年以来,高通胀和运营表现不佳将铜边际现金成本推高了36%,略高于6000美元/吨,而全面维持成本(AISC)估计为7000美元/吨。


  全球精铜市场分析


  根据ICSG统计的数据,2022年,全球精铜产量累计2567万吨,同比增长3.5%,增量为85万吨;2023年1月份,全球精炼铜产量增长约5.5%,由于产能扩大,中国和刚果(金)的产量强劲,这是全球精炼产量增长的主要原因。今年以来,国内精铜供应情况好转,1—3月份,精炼铜产量预估累计为271万吨,累计同比增长8.3%,增量为22万吨。


  2023年,海外新增项目依旧较少,新增、扩建产能约30万吨,主要包括塞尔维亚的Bor项目以及乌兹别克斯坦的Almalyk项目。刚果(金)现阶段正处于精铜新增产能释放的周期,智利产量预计持平或小幅弱于去年,俄乌地缘政治矛盾则或影响俄罗斯精铜产量。2023年,Codelco将发往中国的长单溢价抬高至140美元/吨,在欧洲市场的报价为230美元/吨;欧洲最大的铜冶炼厂Aurubis向欧洲客户收取贸易升水228美元/吨,海外精炼铜相对偏紧。


  近几个月,海外企业的干扰因素在不断增多,Codelco此前称考虑永久性关闭Vetanas冶炼厂;Chuquicamata冶炼厂从去年11月15号停产检修,计划检修135天;韩国Onsan冶炼厂预计今年3—4月份大修。去年12月份,巴西Paranapanema冶炼厂申请破产;今年3月份以后,Gresik和Garfield冶炼厂即将进入3个月的停产期,这些因素的叠加将使二季度海外精铜供应难以恢复。从中长期来看,2024—2025年将是新增冶炼产能投产的高峰期,例如,自由港170万吨/年铜精矿处理能力的双闪项目预计2024年建成;Kamoa 50万吨“闪速熔炼一步炼铜”项目土方工程基本完成,并已开展土建工程;Adani集团的Kutch铜冶炼厂100万吨铜冶炼项目I期50万吨的双闪铜冶炼厂计划2025年投产。


  国内方面,2023年新增产能有限,相比2022年有明显回落。据统计,2023年,新增粗炼产能46万吨,新增精炼产能56万吨,不过2022年国内产能增长主要集中于下半年,爬产潜在增量将在2023年释放,国内精炼铜产量增长将提速。其中,主要增量来自于大冶有色项目预估20万~30万吨的产量释放和祥光铜业、东营方圆的复产,预计2023年国内精铜增量为65万~70万吨。


  近几年,受粗炼环节的制约影响,国内新增粗炼产能非常有限,粗炼环节扩张较精炼增长少,企业对阳极铜/废铜为原料的冶炼产能更为青睐。2022年,大冶有色、新疆五鑫新增共50万吨产能;2023年,中条山有色、白银有色、烟台国润将新增共46万吨产能,而且新投产的冶炼厂原料多以阳极铜为主。与此同时,2022年冶炼厂的检修较多,国产粗铜产出水平下降明显,从而使得国产粗铜加工费逆势下行。2022年,中国阳极铜进口量累计同比增长24%,至117万实物吨。目前,粗铜加工费已恢复至1400元/吨,说明粗铜供应转为宽松。2023年,铜精矿长协TC敲定在88美元/吨,上涨35%,冶炼利润尚可,冶炼厂积极性较高,虽然二季度进入检修高峰期,但检修企业低于过去两年,若检修规模无意外扩大,则精铜产量将保持在高位。


  从全球各地区精铜消费变化来看,中国消费占全球消费比重超五成;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消费平稳,占比高达三成。这些国家合计占全球铜消费量的80%以上。再加上东南亚等新经济体和印度,基本上消耗掉全球90%以上的铜。历史上,铜的需求增速可以分为几个阶段,1960—1973年,得益于战后全球经济快速发展,铜的需求增速高达4.8%,随后长达20多年趋于低速增长。随后,中国的崛起引领了铜的消费,尤其是2008年之后,中国的铜消费增量需求基本上就是全球的增量需求。2010年,中国铜需求只占全球的38%左右,目前,中国铜需求已经占全球总需求的50%以上。但随着中国经济增速的自然回落,期待铜需求仍有快速增长已经不太现实,2014—2021年,中国铜需求增速已经降为1.4%。考察发达国家需求峰值的历史数据,推断2025—2027年将是中国需求峰值时间段,此后铜的增量需求将主要来自非洲、东南亚和南亚等地区。


  全球铜市场需求分析


  国际铜业研究组织(ICSG)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精铜累计消费2600万吨,同比增长3%。2023年1月份,全球铜消费量为216.4万吨,同比增长1.3%。2023年1—3月份,全球铜累计实际消费量为317万吨,同比增长1.6%。


  海外需求方面,欧美制造业PMI下行,表明海外制造业逐步走弱。美联储比较激进的加息和缩表路径,美使得国房贷利率上涨,虽然2023年美国30年固定抵押贷款利率由高位小幅回落至6.45%,但仍远高于2021年底3.11%的水平;房贷利率上涨会影响成屋销售,2023年2月份,美国新建住房销售折年数同比下降18.99%,成屋销售折年数同比下降22.64%;房屋销售又领先耐用品消费,美国汽车销量和电子与家用电器类消费额均出现同比下滑。欧洲在高利率的压制下,房屋和耐用品也将出现下滑,支撑点可能主要在光伏等新能源产业上。


  国内需求方面,铜消费占全球比重50%,边际变化将对全球供需平衡产生较大影响。国内铜终端消费主要集中在电力电缆、空调、汽车、房地产等行业。从铜的最终使用形态来看,主要是利用其良好的导电性,这也决定铜在涉及电力的新兴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如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光伏、大数据中心等。2023年,新兴的下游需求,如光伏、风电产业预计将保持高增长,新能源汽车随着补贴逐年退坡,预计增速有所放缓,但随着基数的增大,拉动作用仍然较为可观。但是绿电消费对铜价的影响已被充分定价,后续应更多关注预期差。传统的下游需求,地产行业在政策支持下预计降幅缩窄,特别是竣工数据目前表现亮眼,空调、电线电缆等与房地产市场关联性较强,预计家电需求有所修复但幅度有限。


  从平衡角度来看,2023年仍是铜矿供应高峰,但因一季度扰动性较大,铜矿增量有所下调,铜矿供给边际增量80万吨,精炼铜供给边际增量77万吨,需求边际增长54万吨。展望二季度,随着扰动因素的减少,铜矿的产量或将如期释放。精铜产量方面,国内虽进入检修高峰期,但未超预期,预计仍维持高增长,海外精铜产量增速放缓。消费方面,国内铜需求将随经济稳步复苏而正增长,主要受益于传统行业中的房地产以及新能源板块;海外随着金融收紧放缓而降幅收窄,但预计复苏斜率有所放缓。


  从库存角度来看,2021—2022年,矿端供应逐步缓解,冶炼加工费大幅回升,冶炼利润可观,但冷料等制约精铜产量,需求较为稳定,使得显性库存持续去化。2023年初,全球铜季节性累库,但最高50万吨,仍处于近5年同期低位;目前库存开始去化,3月底已经降至40万吨。从历史数据看,二季度仍是库存去化阶段,但难有超季节性表现。


  从资金持仓角度来看,投资基金一般是铜价大波动的主要推手,产业资金在关键时间推波助澜,比如铜价触及甚至跌破成本线,产业资金也会参与做多。近10多年来,铜价两次大幅度的上涨,包括2016年、2020年的上涨,基金净持仓都有大幅增加,其他时间持仓变动都很有限。(作者单位:一德期货)


  转自:中国有色金属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