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22日中国提出“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1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3月15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强调,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
碳中和的两个重要方面:一是优化产业结构,二是优化能源机构。优化能源结构指的是减少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传统化石能源的使用而更多的去使用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力能等等。此外,我国能源结构的不合理,不仅仅体现在对煤炭资源的依赖,更体现在能源在区域之间分布的不均匀所带来的大量运输所发生的能源损耗。因此,优化产业结构的重心主要为减少高耗能行业如建筑业,制造业、交通运输业,以及尽可能的减少中间流转环节等。我们认为,碳中和将对商品市场带来供给侧再现,需求侧改革,产业长流程化,成本曲线重塑,制造业的全球再转移等五大深远影响。
一、优化产业结构,供给侧再现
建筑业、制造业与交通运输业相互紧密关联。建筑业需要大量的钢铁、有色金属、水泥、玻璃等等,以及运输能耗。而矿山采选、有色与黑色金属冶炼与延压加工为能耗较高的制造业,包括粗钢、电解铝,含镍生铁,铜铅锌,水泥等大量使用煤电及使用焦煤焦炭生产的行业。上述提到的高耗能行业均为面临减产压力或产量瓶颈压力。这也是钢铁价格与铝价等其他金属价格去年四季度以来受到强支撑的主要因素之一。近日内蒙《关于确保完成“十四五”能耗双控任务若干保障措施》政策发布,带来内蒙地区2021年起不再审批新的电解铝产能,铜铅锌矿企业及电解锌冶炼厂被要求当年能耗程度不得超过去年同期能耗水平等政策,这意味着产能产量扩张的道路被停滞,引发近期金属价格再走强。
此外,由于对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行业产量的控制及减少,而能源需求向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速度或将低于这类能源的供应,因此面临着基本面逐渐趋紧的局面,或同样面临价格上行风险。
二、优化能源结构,需求侧改革
高耗能行业面临供给侧压力的同时,新的需求增长点在减少碳排放目标和可再生能源迅速增长的背景下逐渐浮现。太阳能、风能、增建多站融合变电站,输配电网扩建,新能源汽车等已出现对部分有色金属带来需求贡献并将在今后较长时间段内支撑铜、铝、镍、白银等商品价格。而另一方面,传统汽车、电瓶车上使用量较大且回收系统日益成熟的铅则面临着长期需求下滑的压力。此外,新能源汽车所要求的汽车轻量化趋势意味着铝合金车身对镀锌板车身的应用替代趋势。
三、减少物流能耗,产业或将长流程化
能源与资源在区域之间分布的不均匀所带来的大量运输发生大量的能源消耗,体现在原料、冶炼、加工、深加工企业分散带来跨区域产品运输。这意味着,为达到碳中和目标,减少中间产品流转,上游企业生产长流程化或应成为趋势,如在矿山、港口、或者风能与水能资源充裕的地区建冶炼企业,在冶炼企业附近建金属材加工企业等。如当前我们看到电解铝生产企业开始更多的生产铝棒等其他铝材,锌冶炼企业增加锌合金生产比例,大型铜冶炼企业纷纷扩张铜材生产线等,这些皆有助于减少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损耗及物流能耗。这意味着,金属库存将更多的以金属加工材库存的形式出现,金属交易将更多的被金属加工材交易所代替。
四、成本上行,成本曲线重塑
碳交易市场早在2000年代初就已出现,而国内近年才成立了碳交易市场。碳交易即将二氧化碳排放权作为商品再市场上交易,买方通过购买获得二氧化碳减排额。除了碳交易市场之外,碳税也是促进环境保护,削减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约束政策之一,并用以弥补碳交易市场的不足。这意味着高能耗产业将需要通过购买碳排放指标的形式来实现减排目标,或者为其超额的二氧化碳排放缴纳碳税。如此一来,企业的生产成本将会上行,并重塑各产业成本曲线,尤其对石化、金属矿山、重金属冶炼与延压加工企业的影响最为深重。成本上行则将支撑商品价格。
五、制造业的全球再转移
近年来,随着贸易摩擦及地缘等因素的隐现,以及中国土地、劳动力等劳动要素价格的上升,制造业被动地从中国回流或转移至其他东南亚国家的声音渐强。而随着国内资源保护与保障,以及环保政策的趋严,制造业主动转移至海外国家的案例也在增加。最典型的前者如国内电解铝氧化企业纷纷海外寻求铝土矿资源,后者如中国再生金属回收及拆解产业逐渐转移至东南亚国家,海外湿法铜及粗炼铜产能增加等等。上世纪70年代后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制造业转移至新兴国家,减少本国能源损耗,优化了产业结构的同时,也带动了新兴国家的经济增长。未来中国以及其他制造业成熟国家为了实现碳中目标,或再一次引发全球产业转移潮流。这对金属价格的影响将是,全球产能不变,全球需求增长,贸易流发生转变。
综上,碳中和将对商品市场带来供给侧再现,需求侧改革,产业长流程化,成本曲线重塑,制造业的全球再转移等五大深远影响。对于金属而言,成本曲线重塑意味着大多数金属价格重心的上移,供给侧再现和需求侧改革将对不同商品强弱关系产生影响,如铝将成为最受益金属,而铅则面临着再生原料供应和需求瓶颈的双重压制。因此,为我们带来的配置逻辑为,面临产出瓶颈的及需求增加的品种有望走强,而增产及需求下滑的商品则易于走弱。减少物流能耗所带来的产业长流程化引发企业盈利格局和行业格局的转变,最后,制造业的全球再转移将再一次影响全球贸易流和全球经济增长。
转自:我的有色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