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人力成本的上升、租金的涨价、息差的收窄等客观因素影响,为了低成本解决客户“最后一公里”的金融服务需求,国有大行主动进行了一轮“瘦身”。
在利率市场化和互联网金融的冲击,银行的利润和网点布局、员工的数量不再正相关。
受人力成本的上升、租金的涨价、息差的收窄等客观因素影响,为了低成本解决客户“最后一公里”的金融服务需求,国有大行主动进行了一轮“瘦身”。
随着银行年报数据不断披露,《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四大行纷纷调整策略,正在掀起新一轮的物理网点“瘦身”和优化,将传统银行服务向全面电子银行服务模式转型,2016年四大行电子渠道替代率均超过90%。伴随而来的是四大行2016年人员的流失数量达到1.88万人次,其中涉及网点的裁撤和柜员的减少。
大象“瘦身”
年报数据显示,工行2016年年末的物理网点数量16429家,较上年减少了303家;农行在推行“四个一批”(增设一批、瘦身一批、迁址一批、做强一批)网点优化工程中,对近 1800 家低效网点实施“瘦身”,12000 多家网点推广了标准化转型;中行2016年披露的境内外机构数量为11556 家,相比2015年11633家减少了77家。仅建行在网点设立上集中于“信贷工厂”,对大城市、中心城市和强富县进行布局,网点数量在不断增加。
据了解,去年末银行大规模裁撤网点的消息曾在市场炒得沸沸扬扬,并有切实数据作为佐证。银监会相关数据统计,截至2016年10月16日,全国共批准各银行约565家支行、分理处、储蓄所、营业网点、自助银行停止营业,而2015年全年这一数字仅为191家。
据记者了解,一个银行物理网点设立的投入最低在200万元,而一个设备齐全的网点运营一年成本可能要达到1000万元。对于物理网点的产出比,银行往往需要进行一番核算。
“银行每设立一个分支机构,都要对成本和利润进行核算。在大型写字楼、商贸区、居民区,银行也都有其业务上的考虑。但是,时下国有银行的利润很薄,设立物理网点的动力并不强。对于一些产出比不高的网点,银行肯定是需要转型和调整的。”一家国有大行人士称。
更重要的是,记者注意到国有四大行尽管网点数量上增减存在差异,但是员工的数量却均呈现下降趋势,四家银行统计员工减少人数18824人,这也是四大行的员工总人数6年来呈现首次下降。
年报数据显示,建行在2016年末员工数量为362482 人,减少人数最多,达到了6701人;农行同期在职员工总数496698人,较上年末减少6384人;工行2016年末员工数量461749人,较上年末减少了4597人;中行2016年末员工数量为308900 人,相比上年减少1142人。
网点轻型调整
在对物理网点进行撤并外,越来越多银行对既有存量网点进行“智能化、小型化、社区化、标准化”方向的优化和调整,从而降低网点运营成本,提高网点产能,同时发挥线上渠道的强大竞争优势,加强线上线下渠道的整合、联动,成为诸多银行寻求低成本发展模式、盈利模式的关键所在。
在互联网技术突飞猛进和一批网络银行试水的同时,物理网点的意义引起业内的讨论。事实上,从开户、转账、结售汇,到贷款等业务,互联网或是自助银行就已经能基本完成,不得不在物理网点进行的业务越来越少。
“可能一些面签的业务需要到网点,也就是保险、理财、房贷这类,多数的业务还是直接能在手机上或者其他远程渠道上就完成。”一家股份制银行人士认为,网络已经在逐渐取代网点的功能,银行也会通过互联网导流,降低物理网点压力。
该人士表示:“未来可能面签也能通过视频等一系列的手段进行,那么可能网点的定位和意义就将彻底改变。国外已经存在不少没有实际物理网点的银行,这也不是说不可能。”
记者了解到,由于电子渠道办理业务便捷且占据资源少,各家银行都将电子渠道对网点业务的替代率作为一项指标,且四大行的替代率均超过90%。
四大行年报数据显示,2016年建行在电子银行和自助渠道账务性交易量在总量中的占比达97.82%,较上年提升2.24个百分点;农行2016年电子渠道金融性交易笔数达 314.66亿笔,较上年增长 50.3%,电子渠道金融性交易占比达 96.0%;工行2016年电子银行交易额 599 万亿元,电子银行业务笔数占全行业务笔数至92%;中行2016 年电子渠道交易金额达到 160.69 万亿元,同比增长 4.72%,电子渠道对网点业务的替代率达到 90.74%。
“物理网点的获客通常在方圆一公里,而互联网上的获客却没有区域限制,这使银行更方便地接触客户。几乎所有的银行网点都在转型,这种转型在于客户体验。”上述股份行人士表示,“网点将来的发展方向就是‘轻’,资产轻、人员轻、成本轻,给予客户一个服务体验的窗口。”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