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四川卫视“花开天下”跨年演唱会大玩国风国韵,不仅有李云春、霍尊、刘宇宁等歌手带来令全场尖叫的古风歌曲,在开场秀里的一支中国风机器人乐队更是夺人眼球。随后,这支名叫墨甲的“三人”小分队连续登上微博热搜,无数网友为之惊叹,甚至一度还掀起了机器人话题的大讨论。
2013年底,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米海鹏在日本留学工作,并参与了世界第一支摇滚机器人乐队的项目,他由此收获灵感。回国之后,历经数年调研,于2018年夏天正式组建了“墨甲机器人乐队”,成为全球第一支中国风机器人乐队。乐队一共三名成员,分为竹笛机器人“玉衡”,箜篌机器人“瑶光”和排鼓机器人“开阳”。他们的名字全部来源于北斗七星中的三颗星。“墨甲”则出自诸子百家的墨家,是古代崇尚工程技术的重要流派。
为机器人量身打造古典乐谱
在国外,重金属摇滚音乐流行于世,一支本身就由机械组成的机器人乐队与那不羁的rock风完美重合,金属摇滚机器人乐队仿佛成为一种圈内主流。相较于人,可能机器更懂“金属摇滚”的感觉。但这种金属机器人乐队放在中国,就显得不合时宜。
在传统文化滋养下成长起来的米海鹏对国风国韵有着天然的偏爱,2014年初回国后,他开始在脑海里构思中国风的古典机器人乐队的模样。2018年,条件成熟了,米海鹏在清华大学、中国音乐学院等高校组建起了一支7人队伍。有人物雕塑的专家、有古典音乐的大拿,团队核心成员包括音乐艺术和机器人科技两部分的专家,而米海鹏,则成为中间的桥梁,带领机器人技术与艺术相结合。
“这在全球都是史无前例的,机器人乐队有很多,但中国风的机器人乐队却没有,所以我们一开始都优先考虑艺术层面的东西。”米海鹏谈道。
人像雕塑师需要构建机器人的形态,使原本冰冷的机械感在高超的技艺中,消解为柔美的古典男女形象,这是极为考验功力的事情。负责音乐的专家来自中央音乐学院,在古典音乐上有深厚的造诣,如何为机器人量身打造古典乐谱,节奏、曲调如何具有艺术美?当完成了这些艺术规律的探讨后,团队才开始从技术上去研究,制作相应的男女人设,机器人应该具备的特点等。
“开阳”用四个机器手臂演奏
目前,墨甲乐队已经能合奏五首曲子,加上每位机器人的独奏曲,一共八首。三名机器人分别采用了吹奏、拨弦、打击三种截然不同的演奏技法,也在音乐上分别承担“线条”“织体”“节奏”三个不同部分,可以理解为不同声部。演奏的乐曲全部是原创音乐,也都是由技术团队根据机器人演奏的特点为乐队量身打造的。
据米海鹏介绍,其他现成的曲谱只要输入程序,墨甲也可以演奏出来,只是有可能产生不协调的机械感,没有原创曲谱来得流畅。其实这个问题放在人类身上也会产生,对每一支曲子的演奏,都需要适合乐队的调性和契合度。
在米海鹏看来,虽然墨甲作为机器,在艺术上确实会有局限,但这种局限也完成了墨甲在能力上的扩展。机器人演奏与人类演奏不同,对音乐的处理在一些方面具有优势。“比如竹笛的演奏,有大量的、快速的跳跃,对人来讲需要换气,但机器不用,可以实现连续的、跳跃的长音。”米海鹏说。
中国传统排鼓一组五台,人类用两只手演奏。而“开阳”的设计有四个机器手臂,同时在四个不同音高的鼓上演奏,可以超越人类的演奏水平。再如箜篌机器人“瑶光”,人类在箜篌上的拨弦同时只能最多弹奏10根,而瑶光则可以达到更多。这对于音乐层面是极大的丰富。
不是技术炫耀而是精神共情
去年4月,墨甲机器人乐队在清华大学完成首演后,一片叫好声中也产生了大量的质疑:虽然看上去机器人乐队特别酷炫,但他们的弹奏毕竟是机械式的,一支没有灵魂的乐队存在的意义在何处?米海鹏认为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好问题,也是他的初衷所在。
“机器人乐队的技术在国内也屡见不鲜了,我们并非是为了炫技,而是希望对他们的精心培育,让观众能获得精神世界的共情。”更进一步说,他试图探讨的核心命题是,机器人的情感问题。机器人能否获得情感?这一直是科学研究领域的重大命题,也是生活在科技日趋发达的世界里普通人的好奇所在。对于在机器人情感领域深耕多年的米海鹏来说,这个答案是肯定的。“机器人能在未来获得情感,目前学界普遍抱着乐观态度,我是相信的。”
在科学幻想的启蒙下,我们总是担心“人工智能”会对人类造成威胁。但机器人的情感并不专指“智能”,“因为拥有智能可能会让他们具有破坏力,但拥有情感,他们就会和人一样,有同理心、社会能力等。”如果机器人真能拥有情感,在艺术领域的讨论就显得很有必要。“也许在未来,有送餐的机器人,有收发快递的机器人,这些机器都不需要情感。但音乐和艺术需要。”
在米海鹏的理想未来中,机器人不会取代音乐家,而形成自己独有的演奏方式,人机共存于舞台上,那是机器人艺术的至高境界。(封面新闻记者 徐语杨)
转自:封面新闻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7254。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