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汽车产业多领域竞争力领跑全球 新能源汽车表现亮眼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5-08-05





  7月31日,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在重庆发布了《中国汽车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2025)》,研究报告显示,我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以及动力电池等领域竞争力领跑全球。


  《中国汽车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2025)》通过5个一级指标和19项二级指标的评价体系,综合评价汽车产业竞争力强弱,结果表明:我国汽车产业规模全球第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力以大幅优势位居世界首位,核心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高级专家 吴胜男:我们研究发现,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环境是非常优越的,拥有了全球规模最大的本土新车市场,但是我们的产业结构仍需进一步优化,研发的投入、产出效率和海外的专利布局有待进一步加强。


  此外,报告还深入分析了产业链六大重点领域竞争力水平,结果显示我国动力电池竞争力在全球领先,电驱系统、智能座舱及氢燃料电池汽车跻身全球第一梯队。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总经理 刘安民:我们将持续完善竞争力评价研究,重点聚焦薄弱环节技术攻关、产业结构升级、“出海”服务体系完善三个方向。


  参与极端高温性能检测新能源车辆表现良好


  我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竞争力水平已经领跑全球,在一些极端特殊环境下,新能源汽车的表现是否依然亮眼?


  正值夏季,高温环境下的用车安全备受关注,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日前开展了极端高温性能检测。结果显示,首批参与检测的新能源车型整体表现良好,尤其在消费者关心的甲醛暴晒释放、空调极速降温、高温充电续航项目上,水平较往年显著提升。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高级专家 李琦:我们构建了一套科学、全面的评价标准,通过3大维度、9个项目的测试模拟相关场景,用专业数据去回应消费者关心的能耗、车内空气等问题。


  专家告诉记者,他们今年还首次引入全方位紫外线检测仪等新装备,新增了紫外线阻隔能力等测试场景。这些内容和装备上的创新,都源于长期的技术积累和对用户需求的系统分析。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董事长 周玉林:我们积累了近千款车型的实测数据,既帮助企业优化了产品,同时也给消费者购车、用车提供了直观、科学的参考。


  转自:央视新闻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