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充电机器人“上岗” 助力解决新能源车充电难题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4-12-17





  移动充电机器人自带储能、无人驾驶、占地面积小、部署灵活便捷等诸多优势,应用场景多,未来市场空间巨大,有不少汽车厂商、自动驾驶公司、能源厂商、充电服务企业等,已提前布局推出移动充电机器人产品,以期抢占更多市场。


  近日,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发布数据,截至2024年11月份,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1235.2万台,同比上升49.5%;1月份至11月份,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375.6万台,同比上升23%。此外,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126.2万辆。换而言之,今年前11个月,新增充电基础设施与新能源汽车销量的比例(简称“桩车增量比”)约为1:3。


  “从桩车增量比这一指标可以看出,国内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增长存在一定的脱节,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深圳市高工产业研究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高工产业”)相关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在电动汽车补能需求的驱动下,充电桩与机器人技术结合的移动充电机器人应运而生。


  应用场景多


  据国际能源机构(IEA)预计,到2030年,移动充电解决方案的市场规模约为600亿美元。移动充电机器人可以理解为“自动驾驶”的充电桩或移动充电桩,本质上是对现有人工“配送式储能移动充电模式”的智能升级。


  据悉,移动充电机器人自带储能、无人驾驶、占地面积小、部署灵活便捷等诸多优势,应用场景多,未来市场空间巨大,有不少汽车厂商、自动驾驶公司、能源厂商、充电服务企业等,已提前布局推出移动充电机器人产品,以期抢占更多市场。


  北京天眼查科技有限公司的信息系统显示,近日,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德时代”)申请注册3枚“CharGo充电狗”商标,国际分类为运输工具、科学仪器、建筑修理,当前商标状态均为等待实质审查。


  据悉,“CharGo充电狗”是宁德时代研发的储充检一体机器人,集三大功能于一身,它既是可移动的充电设施,又是分布式储能,还是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安全卫士。


  “当下,移动充电机器人尚在市场发展初期,如果业内相关公司能找到比较可行有效的方式将充电桩技术与移动机器人相结合,无疑会创造出新的商业机会,若技术能够满足需求,移动充电桩的市场前景将比较广阔。”中国城市专家智库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林先平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多家公司已有布局


  随着机器人和无人驾驶技术的日益成熟,移动充电机器人的应用有望解决部分场景下的新能源车充电排队、占位、场地/电容限制等难题。


  据高工产业不完全统计,国内共有39家企业竞逐移动充电机器人市场,包括国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轩高科”)、亿嘉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亿嘉和”)、北京中能聪聪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能聪聪”)、上海挚达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挚达科技”)、上海蚕丛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蚕丛机器人”)等。


  今年,国轩高科旗下品牌“易佳电”已投放上千台移动充电机器人,覆盖国内30座城市,涉及高速服务区、公共充电站、商业体停车场、单位停车场、机场高铁站、公寓等多个应用场景。


  据亿嘉和董秘办相关人士介绍,“共享充电机器人”作为公司智慧共享充电系统解决方案的核心设备,实现新能源汽车与充电桩在一个停车区域内的自由搭配,在空间上改“车找桩”为“桩找车”,在时间上变“车等桩”为“桩等车”,具备车桩分离、动静分开、100%覆盖的特点。


  挚达科技推出了自动充电机器人系列产品,其中包括FA系列和FS系列,目前已与众多主流车企建立合作关系,同时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等企业提供了定制化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今年5月份,蚕丛机器人打造的上百台移动充电机器人“闪电宝”完成交付,并在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投入运营。据了解,该度假区拥有近6000个车位,但固定充电桩只有100多台,远不能满足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因此尝试引入移动充电机器人。


  早前,中能聪聪推出“移动共享充电机器人X60”,该机器人直击基础建设难、运营成本高、运营难度大、车主充电愁四大新能源充电基础设施痛点问题。此外,以该公司自动驾驶储充机器人R30为例,通过物联网技术的支持,可以进行自主导航、动态避障、精确到达指定位置,提供柔性、快速的充电服务。


  “从充电桩的行业格局来看,传统充电桩仍为主流,充电机器人等移动充电桩可以作为有效的补充,在越来越多企业相继研发出新产品的情况下,移动充电机器人市场未来有望实现快速增长。”国内咨询机构科方得智库研究负责人张新原认为。(记者 李雯珊)


  转自:证券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