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企业:走稳绿色低碳发展之路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3-12-28





  随着绿色发展理念在全球的不断深入,机电行业企业践行可持续发展势在必行。近年来,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采取多项措施,引领和服务企业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推进绿色贸易高质量发展。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会长张钰晶表示,未来,中国机电商会将积极发挥自身平台优势,开展绿色发展专项服务,助力会员企业面向国际市场开展绿色合作,携手务实推进绿色低碳事业创新发展。


  依托定位 推进转型


  机电商会通过搭建交流平台,组织企业出访,以及举办涉外会议、论坛、研讨会等活动,为会员企业提供更多的合作机会,较好发挥了联结中外、服务企业的桥梁纽带作用,以贸易力量助力全球绿色低碳转型。


  绿色低碳是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加强中美双边经贸合作的重要领域。今年5月份机电商会率中国省市经贸合作促进团访问美国芝加哥。期间,中国机电商会、美国中国总商会芝加哥分会、芝加哥招商局共同举办了“2023中美绿色经济论坛”,来自黑龙江、山东、江苏、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地的政企代表与芝加哥企业机构代表逾80人参加活动。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刘春曾表示:“中国机电商会绿色低碳国际合作委员会汇聚了一批优质的行业领域资源,有实力也有意愿促进中美双方在绿色低碳领域的合作。未来,中国机电商会将进一步加强双方的合作,共同为双方企业创造更多的合作机会。”


  中国与乌拉圭双边关系发展顺利、经济互补性强。为发挥好国际桥梁作用,努力搭建促进中乌绿色发展的交流平台,今年11月份中国机电商会与乌拉圭驻华使馆、上海恒名俊商务咨询管理有限公司共同主办“中国-乌拉圭绿色经济及数字发展投资论坛”。张钰晶提到,中国机电商会将从助力中乌绿色转型和清洁能源合作发展、推动中乌数字经济领域创新合作、搭建中乌贸易投资合作和中小企业对接交流平台三方面开展工作,助力中乌绿色发展。


  搭建平台 服务升级


  为响应国家“双碳”目标,助力会员企业实现绿色低碳转型,中国机电商会于2021年10月成立了绿色低碳国际合作委员会,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突出“国际合作”特色,不断扩大会员基础、拓展渠道资源、细化服务内容、举办各类活动、广泛提升影响力。两年来,委员会组织举办了涉及美国、西班牙、英国、日本、韩国、乌拉圭、突尼斯等十余个国家的国别绿色发展及数字经济活动,紧固件行业产品碳足迹核算、数字赋能等专业议题的培训参访,以及涉及智能电器、新能源等行业绿色发展的专业研讨会等,极大增加了会员单位、以及国内外机电行业间信息与资源交流。


  同时,中国机电商会整合业界权威、专业的服务资源,搭建了碳中和服务平台,汇聚22家碳中和领域服务机构,组建了一批专业性强、项目执行经验丰富、业务领域覆盖全面的专家队伍,为会员企业提供包含能力建设、双碳综合咨询、碳资产管理、产品碳标签及碳足迹认证、生产运营效率提升、技术对接及产业合作、数字经济、金融合作、国际绿证I-REC服务平台及碳中和工具箱在内的一站式碳中和服务。


  建立体系 完善标准


  当前,海外绿色法规和政策对中国机电产品出口以及产业链供应链带来了风险和挑战。为此,中国机电商会发挥专业优势,不断完善可持续贸易标准体系。中国机电商会聚焦绿色贸易标准体系建设,探讨通过标准化建设,进一步推动中国机电行业高质量发展。在商务部有关司局支持下,中国机电商会在2023年筹建了中国机电出口产品绿色贸易标准化工作组,并正在推进《空调及光伏行业绿色标准》制定工作,持续助力中国可持续贸易标准体系建设。中国机电商会专家委员会会同相关专业机构,开展中国对外投资合作企业ESG体系建设(标准)指南相关工作,并结合体系建设为企业提供ESG相关评级、指数、法律、碳交易和绿色金融方面服务。


  中国机电商会在日前发布的《中国机电外经贸可持续发展报告》中提到,为了进一步推动机电外贸企业的绿色低碳发展,中国机电商会将继续发挥会员企业实力强、专家资源丰富、行业覆盖较广的优势,加大低碳转型的宣传力度,持续开展普及性讲座或座谈会,提升企业双碳意识、不断开展能力建设,努力确保中小企业建立并培养转型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提前布局,应对潜在的绿色贸易壁垒。


  下一步,为完善中国绿色贸易标准体系建设,中国机电商会将继续推进包括《空调及光伏行业绿色标准》在内的机电行业绿色贸易相关标准体系建设工作,未来将探索对出口商品进行绿色认证与标识,进一步提高中国绿色机电产品在全球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记者 刘叶琳)


  转自:国际商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