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来,从人形机器人加快产业化落地,到工业机器人市场继续领跑全球,我国机器人领域基础研发能力迅速提升,市场应用加速拓展,功能种类更加丰富,产业规模持续壮大。
记者来到这间研发人形机器人的实验室时,科研团队正在测试机器人的同步能力。眼前的机器人不仅可以通过摄像头,捕捉人们的动作后进行同步模仿,还可以通过脑机接口、肌电交互等方式,捕捉人们的脑电信息和运动意图,直接同步控制机器人的行为。
不久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提出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颠覆性产品。并明确2025年实现批量生产、2027年综合实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目标。各地开始加大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创新培育力度,在人机交互、机器视觉和运动控制等方面已经取得显著成果。产业链也更加完善,预计2023年人形机器人的市场规模将达到200亿元。
我国工业机器人销量已占全球一半以上
人形机器人加速创新布局的同时,我国在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等方向产业规模也在持续壮大。最新数据显示,当前,我国工业机器人销量已占全球一半以上,连续10年居世界首位。2023年前10个月,工业机器人产量突破35万套,服务机器人产量近644万套,同比增长21.7%。
同时,“机器人+行业应用”也在不断深化,工业机器人覆盖了国民经济的60个大类和168个行业中类。外骨骼机器人等创新产品不断涌现,在物流、养老、应急救援等领域加速落地。
我国机器人产业收入年均增速20%以上
下一步,我国将坚持应用牵引、创新驱动,加强央地协同,共同培育世界级机器人产业集群和应用示范基地。预计到2025年,我国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速保持在20%以上。
转自:央视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