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6家中企入围全球装车量前十,合计市场份额超六成
全球动力电池市场比拼加剧
研究机构SNEResearch近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全球新登记动力电池装车量304.3GWh,同比增长50.1%。装车量前十名企业中,中国企业占据6席,装机量共计190.4GWh,市场份额达62.6%,而韩国三家电池企业合计市场份额则跌至23.9%。
业内人士指出,中国电池企业在全球的市场竞争力和认可度正不断提升,但同时,电池企业面临的各类风险也在增加,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呈进一步加剧态势。
中企市场表现亮眼
上榜装车量前十名的中国企业有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亿纬锂能、国轩高科和欣旺达。其中,宁德时代上半年电池装车量为112.0GWh,同比增长56.2%,是全球唯一一家市场份额超30%的电池供应商,保持全球第一地位。同期,比亚迪装车量达47.7GWh,同比增长102.4%,在国内市场呈现近一倍的增速,以15.7%的市场份额稳居第二。SNEResearch指出,在中国市场,比亚迪凭借价格竞争力获得高人气,取得与去年同期相比近两倍的显著增长。近期,比亚迪Atto3在欧洲和除中国以外的亚洲地区扩大了市场占有率。
上半年,虽然韩国三大电池制造商LG新能源、SKon、三星SDI的电池装车量全线增长,但市占率总和为23.9%,同比下滑2.2个百分点。而作为特斯拉在北美市场的主要供应商之一,松下是唯一上榜前十名的日本企业,装机量为22.8GWh,同比增39.2%,特斯拉ModelY的热销成为松下装车量大幅上涨的主要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在除中国市场外的海外市场方面,SNEResearch指出,在进入海外市场的强烈意愿推动下,中国企业在海外市场持续保持高增长。特别是,宁德时代在欧洲和北美地区的增长率比去年同期增长近两倍,市占率大幅上升,对LG新能源海外市场装车量第一的地位构成威胁。
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主任纪雪洪认为:“在动力电池领域,中日韩企业占据全球动力电池主要的市场份额。随着近几年中国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主机厂竞争力日益增强,产销量节节攀升,二者的配套关系决定了我国电池企业在全球占据领先地位。”
供应链中扮演重要角色
值得注意的是,SNEResearch提到,通过与美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韩国供应电动汽车电池材料,并将其出口给美国公司,即可满足美国《通胀削减法案》(IRA)条件。因此,中国公司目前正在推动与韩国公司合作,以规避美国IRA法规。
例如,宁波容百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近日宣布,已获批在韩国投资建设年产8万吨三元前驱体及配套硫酸盐的生产基地。另有数据显示,近4个月中国电池企业在韩国的投资金额达40亿美元。
美国政府2022年8月颁布的《通胀削减法案》提出,所用动力电池原材料需满足一定比例产自美国或与美国签订自由贸易协议的国家,或在北美境内回收的电动汽车可享受税收减免。此外,动力电池零部件在北美生产或组装比例符合规定的电动汽车可再享额外税收减免。
“由于在电池领域基础相对薄弱,IRA实际上是美国为了加强本国以及其合作伙伴在动力电池领域的竞争力而出台的利益保护举措。我国企业可以通过合作方式打破条款限制,尽可能争取进行公平贸易的机会。”纪雪洪表示。
业内人士认为,我国锂电企业在电动汽车供应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试图摆脱对我国企业的依赖将使全球供应链面临新的难题。近日,SNEResearch副总裁JamesOh表示,美国不能将中国企业排除在电动汽车供应链之外,如果禁止中韩合作,美国将永远无法生产电动汽车。
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目前受整个国际竞争局势等因素影响,未来我国电池企业在海外市场发展还可能受政策变化影响,并面对未知风险。从长期全球竞争格局看,为减小国外政策影响等,我国电池企业还要提速海外建厂进程,同时要做好风险评估,在短期利益和长期稳定发展中实现平衡。”纪雪洪认为,电池企业在海外市场长期发展必须积极应对不利政策限制,更要有长远布局,加大与当地企业合作,硬实力和软实力都要进行更深的融合。
全联车商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总裁曹鹤建议,电池企业要持续关注整车动力形势变化,除主要市场外,也要密切关注东南亚等具有巨大市场增量的地区。
纵观国内市场,目前头部电池企业竞争日益激烈,专利之争正在上演。2021年7月,宁德时代首次起诉中创新航专利侵权,先后起诉中创新航侵犯其5项专利。8月3日,中创新航公告称,国家知识产权局已就宁德时代拥有的“锂离子电池”和“正极极片及电池”两项发明专利作出无效决定。
“随着主机厂市场集中度提高,电池企业间的竞争和摩擦在所难免,而专利竞争已成为竞争手段之一。”纪雪洪认为,未来动力电池领域主导技术线将逐步显现,同时随着市场进一步集中,竞争激烈程度将不断升级。“
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近期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宁德时代国内装机量66.03GWh,稳居行业第一,但其市场份额从去年同期的47.67%降至43.4%。在曹鹤看来,未来动力电池市场格局会持续变化,就国内市场而言,二线动力电池企业正在崛起,”一家独大“不可持续,企业间竞争要避免形成恶性循环。(记者杨梓)
转自:中国能源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