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加快布局 钠离子电池产业化提速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3-07-19





  日前,由无锡市锡山区政府、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等主办的第二届钠离子电池产业链与标准发展论坛召开,并发布了《2023年钠离子电池产业研究报告》及“全国首批钠离子电池测评名单”,中科海钠、鹏辉能源、蜂巢能源等17家企业通过了测评,钠离子电池产业化有望加快。


  同时,多家企业加快布局钠离子电池领域。业内人士预计,2026年钠离子电池产业化将进入成熟阶段,2030年将形成TWh规模。


  资本青睐


  凭借资源储备丰富以及低成本、长寿命、高安全性等优势,钠离子电池受到资本青睐,产业发展前景被看好。


  为进一步推动钠离子电池产业化和标准体系建设,更好地了解行业现状,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等组织开展了全国首批钠离子电池产品测评活动,中科海钠、鹏辉能源、蜂巢能源等17家企业通过了测评。据统计,通过测试的产品平均能量密度为104.1Wh/kg,排名居前四家企业的产品能量密度在120Wh/kg至130Wh/kg之间。


  中国证券报记者获悉,本次测评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赛西实验室依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团体标准开展检测。


  光大证券认为,国内首批钠离子电池产品测评活动可进一步推动钠离子电池产业化和标准体系建设,引导产业健康有序发展,为钠离子电池大规模商业化推广打下坚实基础。


  企业布局


  2023年被视为钠离子电池产业化元年。近期,多家上市公司公布了钠离子电池最新投资进展和量产计划。


  7月14日,鹏辉能源与青岛北岸控股集团签订5MW/10MWh钠离子储能电站示范项目合作协议。该项目位于青岛北岸控股大数据中心,将实现钠离子电芯在储能电站的大规模应用。


  鹏辉能源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标志着鹏辉能源钠离子电芯正式导入市场,进入规模化商业应用阶段,对于钠电产业化具有标志性意义。据悉,三年前鹏辉能源就布局了钠离子电池技术研发,2022年已完成小圆柱、大圆柱、方形电芯的批量试制及送样测试。


  7月13日,万润新能公告称,拟投资50亿元在武汉市青山区建设武汉研发技术中心及产业化基地项目,涉及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固态电池及氢储能等关键材料的研发及量产。


  美联新材公告称,控股孙公司辉虹科技与客户正式签订了普鲁士蓝(白)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订单。记者注意到,2022年以来,美联新材持续加码钠离子电池领域投资,产业化进展颇快,其中辉虹科技是美联新材钠离子电池材料布局的重要一环。


  7月14日,比亚迪储能及新型电池事业部总经理尹小强表示:“比亚迪已具备150Ah刀片钠电芯的生产能力,20MWh‘钠电魔方柜储能系统’在南宁青秀工业园已投入试运行。”


  前景广阔


  钠离子电池可广泛应用于储能、低速电动车等领域,市场前景广阔。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胡勇胜在第二届钠离子电池产业链与标准发展论坛上表示,发展钠离子电池有望破解锂资源“卡脖子”问题,确保供应链安全,稳定碳酸锂价格,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电化学储能发展迅猛,钠离子电池安全性能、高低温性能更佳,有望成为储能重要补充。”业内人士表示。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常务副理事长俞振华表示:“广西、山西、河南等地的能源领域规划性文件均提及要开展钠离子电池在储能领域的应用示范。未来,钠离子电池在用户侧储能、数据中心和基站储能等领域有望率先渗透。”


  台铃科技相关负责人日前表示,当前锂离子电池价格高企,钠离子电池渗透率将快速提升。预计到2025年,钠离子电池在两轮电动车领域渗透率有望提升至20%-40%。


  联储证券研报显示,钠离子电池市场空间广阔。随着产业化加快,钠离子电池将率先替代铅酸电池的市场份额,实现低速电动车和储能领域的无铅化,并有望部分替代锂离子电池。在储能、电动车领域高速发展的背景下,钠离子电池产业链各环节将充分受益。(记者 李嫒嫒)


  转自:中国证券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