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益新能源车市场红利 中国动力电池赛道火热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3-05-07





  编者按:近年来,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带动下,我国动力电池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技术水平不断提升、质量保障体系持续健全、产业生态持续完善,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2023年,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叠加交汇、融合发展的新阶段,面对全球竞争环境和自身不断壮大的发展需求,动力电池产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全产业链正在积极主动地进行发展模式的调整,努力朝着确保产业安全、资源可控、产能部署、绿色低碳的方向发展,新的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生态正在形成。


  在新发展阶段,我国动力电池产业将面临哪些战略机遇和挑战?从本期开始,《汽车周刊》将推出“动力电池产业调查系列报道”,通过调研和采访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行业专家、院士、动力电池企业市场和技术相关负责人,剖析中国电池产业的优势地位;探访全球领先的中国电池企业;采访权威人士对下一代电池及材料创新研判;对完善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提出建议。


  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688.7万辆,同比增长93.4%,占到全球销量的61.2%。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汽车新车总销量的25.6%,提前三年完成2025年规划目标。


  在新能源汽车需求量的强势拉动下,我国动力电池市场也快速增长。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国内动力电池装车总量达到294.6GWh,同比增长90.7%。宁德时代、比亚迪和中创新航三家企业稳居装车量前三,并持续扩大领先优势。


  “在汽车电动化发展过程中,电池技术创新起到了主体作用。正是因为电池革命,推动了新能源汽车革命。”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表示,10年前,日本、韩国电池公司占市场主导地位,现在中国已经进入第一梯队。


  产销保持快速增长


  受益于下游新能源车市的利好,我国动力电池产销量持续增加。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产量方面,1-3月,我国动力电池累计产量130.0GWh,累计同比增长26.3%。其中三元电池累计产量45.7GWh,占总产量35.1%,累计同比增长15.1%;磷酸铁锂电池累计产量84.1GWh,占总产量64.7%,累计同比增长33.4%。


  销量方面,1-3月,我国动力电池累计销量达108.5GWh,累计同比增长66.8%。其中三元电池累计销量44.7GWh,占总销量41.3%,累计同比增长62.5%;磷酸铁锂电池累计销量63.6GWh,占总销量58.6%,累计同比增长70.2%。


  出口方面,1-3月,我国动力电池企业电池累计出口达25.8GWh。其中三元电池累计出口18.7GWh,占总出口72.6%;磷酸铁锂电池累计出口7.0GWh,占总出口27.2%。


  装车量方面,1-3月,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65.9GWh,累计同比增长28.4%。其中三元电池累计装车量20.9GWh,占总装车量31.7%,累计同比下降2.2%;磷酸铁锂电池累计装车量44.9GWh,占总装车量68.2%,累计同比增长50.5%。


  具体到企业来看,今年3月,国内动力电池企业装车量前五名分别为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国轩高科和亿纬锂能。其中,宁德时代以12.49GWh的单月装车量位列第一,占比高达44.95%,领先一众厂商。紧随其后的是比亚迪,其动力电池装车量7.40GWh,占比26.65%。排名第三的中创新航动力电池装车量为2.86Wh,占比10.28%此外,欣旺达、LG新能源、孚能科技、蜂巢能源以及捷威动力等也跻身榜单前十。


  如今,中国动力电池产业已实现跨越式发展。张永伟表示,“过去我国主要是电池集成,现在形成了从材料研发、电池生产、回收利用到设备支撑的全球产业链最全、规模最大的动力电池产业体系,正极、负极、电解液和隔膜四大原材料基本摆脱进口依赖,锂电设备国产化率也已达90%以上,其中关键工序的装备国产化率已达80%以上。”


  解决“卡脖子”技术问题


  动力电池的各项性能也在不断提升。张永伟表示,我国电动汽车性价比快速提升,续驶里程从过去的100多公里发展到600-800公里,甚至更高,部分车型成本相对燃油车开始具备竞争力。


  但不可否认,与燃油车相比,目前电动汽车依然存在安全性、续航里程、充电能力、保值率等问题。


  “电动汽车从无到有,我们已经进入到了下一个阶段,就是如何到'好'。”在孚能科技(赣州)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瑀看来,新能源汽车从“有”到“好”可以从四个方面推进。第一,做足续航里程,电池包电量需提升25%,让终端用户有非常好的体验;第二,消除充电焦虑,目标是10分钟充满400公里,喝一杯咖啡的时间,就可以满足要求;第三,把电池包的价钱控制在100美元每千瓦时;第四,少依赖钴和锂资源。


  “如何做好、做实续航里程和材料、产品设计有关。”王瑀说,设计方面,目前做了很多努力,但还解决不了根本的续航问题。真正要解决还需要从材料方面入手,需要新的材料。消除充电焦虑,主要是解决离子导电和电子导电的问题,降低阻抗。解决成本的问题,要从材料、设计、制造、回收四个方面来综合解决。因为成本不仅取决于材料,也取决于电池设计。


  中国科学院院士孙世刚指出,我国的新能源汽车拥有量占世界新能源汽车总量的一半以上,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发展速度还会更快。这样的需求对于动力电池、燃料电池,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包括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安全性、使用寿命、极端环境适用性和降低成本等方面。


  “所以我们在这个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技术研究。不光是解决瓶颈”卡脖子“技术问题,要从源头上来实现超越,从这个方面推进我们国家自立自强的根基,希望通过这样的努力,能够主导下一代动力电池、燃料电池的发展。”孙世刚说道。


  企业争相出海


  在巩固国内市场地位的同时,中国的动力电池企业还依托技术、规模和成本优势,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远景动力执行董事、中国区总裁赵卫军表示:“据统计,海外市场到2025、2026年还有400GWh的产能缺口。汽车行业的产能本地化属性决定了谁能满足它,谁能走出去,谁就获得了先机。”


  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金成也持相同观点。他认为,动力电池行业的发展不能仅局限于国内,还要实现国际化发展,在全球制造、全球服务、全球合作等方面,中国电池企业不要在全球依然采取下不封底的方式,要将自身定位于可信、可靠、和谐发展。


  “一方面国内锂电池企业已经具备较强竞争力,在海外市场同样如此。第二方面,因为国内太卷了,已经变成红海,国外目前还是蓝海,所以我们到海外去,以技术换市场。”瑞浦兰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营销副总裁张小聪透露,在现有五座国内生产基地的基础上,该公司今年将启动欧洲和印度尼西亚工厂的投资布局,计划到2026年电池总产能达到200GWh。


  国轩高科同样也在积极布局海外市场。3月15日,国轩高科与日本爱迪生能源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携手开拓日本储能和回收市场,促进可再生能源在日本普及,推进国轩电池走进日本市场。


  走出去已成为中国动力电池企业的共识,但张小聪也指出,动力电池企业要想在海外生存,必须在专利布局、技术创新、极限制造、供应链管控、经济实力以及企业内部管理六个方面做到占据优势。“我们不能满足于现在已经取得的成绩。因为我们走出国门后,竞争对手会更加强大。”(记者马艳)


  转自:中国工业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动力电池要安全崛起先解决标准问题

    据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统计,2016年我国各类锂电池的总产量是87 3GWh,同比增长42%。其中,动力锂电池产量达33GWh。
    2017-07-13
  • 2017年市场座次排定 动力电池行业梯队阵容形成

    2017年市场座次排定 动力电池行业梯队阵容形成

    来自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动力电池应用分会的统计数据显示,在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车型公告目录重审等因素影响下,2017年,动力电池市场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总体来看依旧实现了较高增长。
    2018-04-11
  • 动力电池过剩加速洗牌 三分之一企业已被淘汰出局

      当前,电动汽车已经成为全球汽车产业发展的战略方向,动力电池的进步成就了今天的电动汽车,也决定着未来电动汽车市场化的步伐。如何推动动力电池与其他环节的协调配合将直接影响动力电池,乃至新能源汽车的下一步发展前景...
    2018-06-29
  • 结构性产能过剩 动力电池产业需协同发展

    结构性产能过剩 动力电池产业需协同发展

    当前,电动汽车已经成为全球汽车产业发展的战略方向,动力电池的进步成就了今天的电动汽车,也影响着未来电动汽车市场化步伐。
    2018-07-18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