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内最大的固态电池生产基地--赣锋锂业固态电池生产基地在重庆两江新区投建,电芯年产能将达到20GWh。
记者梳理资料发现,该项目甚至在全球已公开的同类项目中也是体量最大的。但该项目之所以备受关注,不仅是因为体量大,更重要的是,这代表着下一代新能源汽车核心产业的重要板块正在崛起。
有望率先形成规模化产能
固态电池是一种使用固体电极和固体电解质的电池。传统的锂离子电池中电解质是液态的,目前能量密度已经到达极限,且存在安全性能方面的瓶颈,而固态电池的结构可以让更多带电离子聚集在一端,传导更大的电流,从而大大提升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安全性也远高于传统电池。
“传统的锂离子电池组,现在最多能做到4公斤电池含1度电。”重庆某新能源车企电池研发部门负责人周轩告诉记者,固态电池理论上可以做到2公斤甚至1公斤就含1度电。即使是处于两者之间技术过渡的半固态电池,能量密度也要比锂离子电池组高出三分之一,这意味着电动汽车能跑得更远,重量和能耗更低。
周轩表示,在未来汽车动力电池发展的所有技术路线中,固态电池被认为是短期内最可能成熟并大规模应用的技术。
记者了解到,位于两江新区的赣锋锂业固态电池生产基地,前期主力产品也是半固态电池。该项目现场负责人彭林介绍,该基地未来将涵盖固态电池生产,此外,基地还预留有产能拓展空间。
市场观察人士曲云超表示,如今三星SDI、丰田、大众、梅赛德斯等公司纷纷开展了固态电池产业化和研究项目,国内则有赣锋锂业、卫蓝新能源、辉能科技等进行布局。“从目前情况来看,重庆有望率先形成规模化产能。”
川渝产业聚集态势明显
重庆占据固态电池产业化的“桥头堡”,离不开本地整车企业的积极推动。
不久前,赣锋锂业控股子公司赣锋锂电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宣布,搭载赣锋锂电三元固液混合锂离子电池的纯电动SUVSERES5计划于今年上市。
彭林介绍,重庆基地产品的主要供应客户就是赛力斯等,其中赛力斯上产后可以覆盖项目初期大部分产能。
无独有偶,长安深蓝也在近期发布了其半固态电池研发计划。据了解,长安自2021年开始加速相关技术研发,目前已经进入工程化研发阶段,2025年将搭载整车应用。
“放到区域产业配套整体来看,成渝地区在固态电池布局上走得很快。”曲云超表示,最近总投资100亿元的15GWh清陶能源动力固态电池储能产业基地,也落地成都郫都,这也是国内在规模上十分靠前的项目,可以说川渝形成产业聚集的态势已经非常明显。
重庆有望引领技术发展
在许多人看来,重庆率先发力固态电池产业化,对本地产业抢占未来的新能源汽车核心产业领域十分有利。但同时,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固态电池技术目前仍不成熟,未来产业应用方向还存在许多不确定性。
银河证券对固态电池的最新研究报告就指出,目前的基础理论还难以指导、支撑全固态电池规模化量产,全固态电池的上游材料供应链、匹配新工艺的设备等还不成熟,产业化成本过高。
周轩则表示,固态电池体系对现有产业结构冲击较大,一些中间材料企业面临转型问题,因此如何调动现有产业资源促进发展是关键。
重庆润际新材董事兼总经理付黎介绍,固态电池本身也有不同技术路径,分别是硫化物、氧化物和聚合物。目前,润际新材针对锂氧镧锆固态电解质路线价格昂贵、导电率低的问题,创新了热电耦合的技术方案,并选择替代性的非稀土的物质材料,以实现离子导电率能与液态电解质相当的同时,成本大幅降低。
赣锋锂业还在两江新区建设固态电池研发中心、检测中心,引进高层次人才800多人,新增就业岗位3000多个。未来,重庆在固态电池技术上有望实现关键突破,引领行业发展。
转自:重庆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