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搭台 国产手术机器人步入黄金发展期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3-02-17





  手术机器人作为创新型智能医疗设备,能在人体腔道、血管和神经密集区域完成精细的手术操作,有着定位准确、手术创伤小、感染风险低和术后康复快的优点,能够满足患者对优质医疗服务的需求,还能帮助更好地应对全球老龄化引起的医疗资源不足等问题。


  为进一步助推我国手机机器人发展,近期,相关领域迎来两项扶持政策。


  鼓励有条件有需求的医院使用机器人


  医疗机器人作为机器人产业的重点应用领域,其赛道划分主要以病种与科室为标准,一般分为手术机器人、辅助及服务机器人以及康复机器人。目前,手术机器人占产业整体60%左右。


  然而,由于受到普及率低、研发时间长、国产市场份额占比不高等因素影响,我国手术机器人市场尚处于初期探索阶段。结合医疗机器人行业发展特色,1月1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发布的 《“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 《方案》)提出,研制咨询服务、手术、辅助检查、辅助巡诊、重症护理急救、生命支持、康复、检验采样、消毒清洁等医疗机器人产品。具体来看,《方案》从以下方面对医疗机器人的发展提出要求:


  一是围绕神经系统损伤、损伤后脑认知功能障碍、瘫痪助行等康复治疗需求,突破脑机交互等技术,开发用于损伤康复的辅助机器人产品。


  二是加快推进机器人和医学人工智能在基础理论、共性关键技术、创新应用等方面的突破,推动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机器人5G远程手术、脑机接口辅助康复系统等新技术新产品加速应用。


  三是推动机器人在医院康复、远程医疗、卫生防疫等场景应用。


  四是鼓励有条件有需求的医院使用机器人实施精准微创手术,建设机器人应用标准化手术室,研究手术机器人临床应用标准规范。


  五是加强机器人在患者院前管理、院内诊疗及院后康复追踪整体病程服务体系中的应用,助力智慧医疗建设。


  1月起实施进口零关税


  日前,财政部连发消息,对2023年的进出口关税进行了调整,其中新增了手术机器人子目。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税则 (2023)》公告显示,为保障人民健康,减轻患者经济负担,2023年1月1日起,降低13类医疗器械进口关税;7月1日起,37类医疗器械产品将实现进口零关税,政策推行后,在适用最惠国 (含美国等162个国家)进口这些医疗器械产品将实现进口零关税。


  而对于手术机器人,《部分信息技术产品最惠国税率表》显示,从2023年1月起,即按照最惠国进口零税率执行,鼓励国外手术机器人产品和技术进入中国市场。


  这意味着包括达芬奇等手术机器人都将零关税,据悉,过去这些企业都在大力推动手术机器人本土化进程,此次降低关税,它们很可能会降低进口手术机器人的价格,有利于推动手术机器人的落地应用。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财政部文件中新增的“手术机器人”子目是指由机械臂、控制台、成像系统等部分组成,能以微创方式实施复杂的外科手术的一种医疗设备,具体包括骨科手术机器人、腔镜手术机器人、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放射介入手术机器人等。


  业内人士表示,税目被称为贸易的 “语言”,当一类商品拥有相应的税目之后,有助于促进商品贸易流通,有利于统计商品的国际贸易情况,提高贸易透明度。此外,拥有税目之后,也将更加方便地落实进出口贸易许可管理政策或税收征管政策等。


  国产手术机器人企业快速孵化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多种大病病发率的上升,对外科手术技术提出更高要求,手术机器人高精度、高稳定、低创伤的特点很好满足了市场需求,也有助于缓解乃至解决医疗服务供需不平衡,全面提高医疗供给效率。


  数据显示,近五年来,我国手术机器人市场规模年平均复合增长率已超过30%,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正在引进并应用手术机器人,并将其作为提高医院临床价值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方式。


  据中国政府采购网发布的信息,截至2022年12月11日,全国各级医院的手术机器人招标公告达89个,其中,2022年上半年招标公告为32个,去年下半年招标公告为57个;而在中标方面,截至2022年12月11日,全国各级医院的手术机器人中标公告为55个,其中,去年上半年中标公告为19个,去年下半年中标公告为36个,涉及手术机器人、手术机器人配件及耗材、手术机器人维保服务等。


  从目前的市场来看,尽管国产手术机器人企业正处于快速孵化成长的过程中,但是行业仍处于发展初期,技术、研发和时间成本都是迫切需要解决问题,但可喜的是,国内手术机器人行业投融资明显加快。据统计,投融资数量大幅增加,整个赛道总融资金额超过30亿元。根据全球企业增长咨询公司Frost&Sulivan的预测,到2026年,我国手术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38亿美元 (约合26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44.3%。(左宗鑫)


  转自:中国工业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