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三届中国内燃机科技创新大会”在湖南长沙举行。
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会长钱恒荣为大会致辞。他说,“作为 ‘双碳’目标的关键领域,中国内燃机产业应该体现出责任担当,进一步加快转型升级步伐,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从规模上看,中国内燃机市场占据世界主要地位,只要在主市场抓住转型升级的窗口期,就能赢得改变世界的战略主动。从环境上看,国际领先的制造企业先后向中国迁移,其中不乏国际领先的汽车和零部件企业,将进一步提升内燃机产业链上下游整体水平。从技术上看,在 “双碳”目标牵引下,中国内燃机产业已迈入多元化时代,传统内燃机热效率还有提升空间,天然气发动机产业化规模已在全球遥遥领先,氢内燃机研发和碳中和燃料研发走在世界的前沿,产品和技术不断推陈出新。
中国工程院院士黄震以 《碳中和愿景下能源转型与可再生合成燃料》为题进行演讲。面对国际零排放汽车推进计划和对内燃机行业挑战,他呼吁,一是针对内燃机动力系统要从 “油耗”标准向 “碳排放”标准转变,采用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评估方法,尽快制定内燃动力低碳和零碳燃料标准。二是出台汽车和船舶碳排放法规,适时出台燃料碳税,引领汽车和船舶动力走向低碳和零碳。三是在制定碳排放和碳中和支持政策时,面对快速发展的各种新技术,政府保持技术中立原则,由市场发现和检验技术的价值,让市场和用户去选择符合碳排放法规、最合适、最有竞争力的技术和产品。中国工程院院士黄庆学作了题为《加强基础研究,大力推进智能制造高质量发展》的主题演讲。他认为,基础研究是根本,实施 “四化”是内涵,即设计自主化、控制智能化、制造绿色化、服务网络化。他还与代表就产学研合作谋发展在冶金行业成功应用进行分享。
清华大学教授张晨辉在 《超滑研究进展》中指出,全球约30%的一次性能源通过摩擦而耗散掉,80%机械因磨损而报废。未来超滑应用前景十分广泛,涉及航天航空、交通运输等领域,包括新能源、飞行器、高铁传动机构、船舶推进系统等。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孙柏刚在《氢内燃机产业化趋势与关键技术挑战》中表示,国内车企及发动机企业开始纷纷布局开发氢内燃机,但整体来看国内氢内燃机的设计、实验测试、关键零部件及整机等工程技术还处于起步阶段。(李希)
转自:中国工业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