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炭市场相对强势格局未结束 年底焦化去产能仍有故事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0-12-09





  A 当前状态:市场持续快速消化库存


  当前焦炭市场的供不应求是由供需两方面共同造就的。


  其一,下游需求好于预期。无论是国庆节假期后钢材终端需求表现良好,还是高炉开工积极性高涨,都是焦炭需求旺盛的重要支撑因素。去年的唐山秋冬季环保限产提前于10月开始执行,在此带动下,全国生铁产量快速回落至较低水平。而今年,北方地区已经供暖,虽然唐山也数次发布秋冬季环保限产方案,但实际执行力度并不大。当前,全国高炉产能利用率稳定在85%,属于较高水平。所以,目前来看,今年秋冬季环保限产更多体现在限烧结等环节,对高炉生产的冲击不及预期。


  其二,焦炭供应增速跟不上生铁增速,加剧了供不应求局面。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1—10月,全国生铁产量累计增长4.3%,而焦炭产量累计下滑0.7%,焦炭供需不匹配可见一斑(进口占比极小,可忽略不计)。今年7月开始,焦化利润就超过400元/吨,高利润刺激下,焦化厂生产热情相当饱满。从230家独立焦化厂的数据来看,日均产量持续处于高位,但没有进一步抬升,说明天花板效应显著。去产能之后,230家独立焦化厂日均产量自70万吨回落至68万吨。如果供应和需求均保持当前水平,那么焦炭市场将延续供不应求格局。


  焦炭自4月就开启了去库周期,7月小幅累库后再次进入快速去库状态。近期焦炭库存稳中有升,主要是钢厂国庆节假期后补充了部分原料库存,故7轮涨价后焦炭现货价格暂稳。不过,库存结构仍是失衡的,上游焦化厂及中游港口贸易商库存都处于近5年的低位,钢厂库存也不充裕。尤其是华东地区,钢厂焦炭库存偏低,当前可用天数折合仅17天,一直依赖进口货源阶段性补充库存。南方与华北地区钢厂的焦炭库存此消彼长,也体现出焦炭资源的偏紧状态。


  总的来说,现阶段,焦炭市场仍处于供应不足状态,即使焦化厂连续提涨7轮,下游钢厂也不得不一再接受。未来,焦炭市场的供应和需求又会如何变化?


  B 未来供应:产能置换缺口明年填补


  众所周知,山西省内焦化去产能执行力度超预期是此次焦炭价格强势上行的直接原因。今年是“十三五”蓝天保卫战的收官之年,山西政策文件多次强调的10月底4.3米焦炉淘汰工作正在严格执行中。据统计,截至目前,山西已关停焦化产能1420万吨,而按照各市文件的数据统计,去产能任务应该在2660万吨,故近期仍会有焦化产能陆续关停。小部分焦化厂因供暖任务在身,关停时间延后,但不可否认,这是供给侧改革以来当地焦化去产能执行力度最强的一次。


  年底前,山东仍有部分淘汰产能的任务待完成,山西一部分、河北和河南两省的4.3米焦炉也有待关停。河南部分去产能任务已经提上日程,河北去产能执行力度稍弱一些,再结合山西、山东两省的剩余去产能任务,预计今年年底,焦化仍有千万吨级别的产能关停。


  虽说是产能置换,但新建焦化产能的落地情况不及预期。据不完全统计,下半年全国新增焦化产能预计在2450万吨,目前已点火烘炉或投产的规模的确与此相当,但实际的投产效率有所延后。从新焦炉的点火烘炉到出焦、再到完全达产,需要的时间仍较长。笔者综合考虑此前烘炉焦炉的投产乃至达产滞后的结果,10—12月确定能够实现的新增焦化产能为1276万吨,展望明年1—5月,能够确定的新增焦化达产规模为960万吨。整体来看,如果河南、河北两省年底去产能执行不力,那么焦化去产能和新增产能的规模基本相当,而如果上述两省年底去产能发力,那么今年焦化去产能力度将显著大于新增投产规模,焦炭产能置换缺口需要明年5月开始逐步得到弥补。


  C 进口预期:国外货源陆续流入国内


  我国焦炭市场基本以自产自销为主,去年国产焦炭及半焦共4.7亿吨,其中仅652万吨流向国外,出口占比不到2%。此前我国一直是焦炭净出口国,由于国产焦炭性价比较高,进口量微乎其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这种情况今年发生了明显改变:由于海外工业生产受到疫情冲击,而国内需求恢复良好,周边国家的低价焦炭资源开始向我国输入。尤其从7月开始,受国内焦化去产能预期影响,进口焦炭性价比凸显,当月焦炭及半焦进口量达到41万吨,超过39万吨的出口量,我国焦炭市场呈现净进口状态。


  焦炭净进口状态预计仍将持续,但也只能弥补国内部分供应缺口。从进口来源来看,我国进口焦炭资源主要来自日本、波兰、澳大利亚,占比分别为41%、18%和16%。由于日韩高炉有所复产,其焦炭出口量有所减少,近期,波兰等国的进口焦炭成为我国华东、南方钢厂抢购的对象。考虑到目前日韩一级冶金焦的进口报价在300美元/吨左右,相对国内高企的焦炭价格仍然具备明显优势,故预计进口焦炭将持续输入国内,月进口量保持在40万吨的水平。


  D 下游需求:取决于高炉减停产规模


  近期钢材终端需求好于预期,铁矿石大跌让利,促使炼钢利润明显好转。据测算,华东地区炼钢利润有410元/吨,钢厂因亏损而主动安排高炉减产的概率缩小。


  不过,焦炭占生铁成本的比重也快速提升至42%,焦炭价格高企成为钢厂降本增效的主要障碍。


  一方面,钢厂预计会通过调高铁矿石入炉品位等手段尽量降低焦比,但焦比能够调降的空间已不大,近几月入炉焦比数据一直比较稳定;另一方面,进入钢材终端需求淡季,钢厂预计会安排高炉例行检修,进而减少对焦炭的需求。当然,采暖季以唐山为首的钢厂,高炉是否再次受政策影响而闷炉,是影响焦炭供需格局的一个关键点。


  除此之外,还需要考虑到今年高炉投产进度不及预期的现实。按照投产计划,11月投产的高炉产能应在1300万吨。不过,即使部分高炉投产延后,年底高炉置换产能的新增投放也会带来新的焦炭需求。


  E 破局之路:三种途径实现供需平衡


  焦炭市场供不应求问题解决途径有三:一是依赖年底其他省份焦化去产能执行力度不及山西,新增产能陆续释放、逐渐达产,焦炭产能缺口将得到弥补;二是需求季节性走弱拖累钢价大幅回落,炼钢陷入持续亏损,高炉主动大规模减产,最终导致焦炭供需双降,市场呈现弱平衡;三是秋冬季限产力度加大,高炉限产力度接近去年10月的水平。


  当然了,随着气温的下降,还要考虑明年1月开始钢厂对焦炭的冬储行为,这可能再次加剧焦炭的供应偏紧格局。当前,110家样本钢厂焦炭库存自前期低点445万吨回升至466万吨,但距离往年春节前512万吨的水平仍有补库空间。此外,贸易商库存处于低位。近期虽然集港利润丰厚,在100元/吨左右,但港口库存仅从低点231万吨小幅回升至237万吨,仍处于近5年的低位。一旦出现确定性价格趋势,贸易商的行为可能会阶段性加剧供需失衡局面。


  所以,在下游高炉生产未发生持续亏损、秋冬季限产执行力度并不严的前提下,如果年底除山西以外的省份焦化去产能执行不力,且高炉限产、减产力度趋严,那么焦炭涨势将止步于2101合约,价格顶部基本由炼钢利润边际决定。如果年底其他省份去产能力度执行也较好,高炉限产、减产力度不及预期,那么焦炭供不应求状态将延续,且采暖季过后高炉生产也将逐步复苏至高位,对应的就是焦炭涨势延续至2105合约,价格顶部跟随着钢价进一步上移。


  总体来说,焦炭供不应求格局能否扭转取决于年底去产能力度的大小以及下游需求是否受到环保或亏损的冲击。今年是4.3米焦炉及以钢定焦政策的收官之年,年底焦化去产能值得些许期待,且春节前下游的补库诉求有待释放,焦炭现货价格依然处于上升通道,尚未扭转。焦炭2101合约目前对应的是涨完9轮后的现货仓单交割成本,其主要受钢材终端需求季节性走弱预期的压制,预计后期高位振荡运行,而2105合约对应的是采暖季之后复苏的下游高炉生产需求以及逐步填补的产能缺口,其仍处于去库周期,后市大概率存在补涨空间与诉求,逢低具备持多价值,建议跟随钢材市场情绪加减仓操作。


  转自:期货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