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事件
近日,齐翔腾达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4年8月10日披露了《关于部分装置检修改造的公告》,计划对30万吨/年环氧丙烷装置及配套装置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维护保养。目前,该装置已完成全部检修技改工作,并陆续恢复正常生产。
停车检修技改期间,公司对装置进行了维护保养和消缺处理,并对影响生产成本的工艺流程、设备进行了技术改造,进一步提升了装置的整体运行效率。
新闻深一度
齐翔腾达的30万吨/年环氧丙烷装置自2024年8月10日起停车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维护保养,历时整整一年。作为碳三产业链的核心环节,齐翔腾达环氧丙烷装置的复产将对行业供需格局产生哪些影响?是否会加剧本就存在的产能过剩问题?
恰逢环氧丙烷价格年内次高点
复产时机
齐翔腾达选择在此时复产,正值环氧丙烷市场价格处于一个微妙时期。根据卓创资讯数据,截至8月4日,山东地区环氧丙烷市场主流成交价格为7900-8000元/吨,较7月21日上涨660元/吨,涨幅达9.05%;江苏市场主流意向价格成交为8150-8150元/吨,较7月21日上涨650元/吨,涨幅8.67%。
然而,随着齐翔腾达装置复产,市场供需格局正在发生转变。卓创资讯研报显示,齐翔腾达的环氧丙烷将全部外售,预计将使市场供应量增加至1.90万吨附近,现货流通量或增加至1.15万吨附近。与此同时,终端需求跟进已开始转淡,下游多处于消化前期订单阶段。这种供需变化可能导致环氧丙烷价格从当前高位回落。
产能过剩阴影下的竞争加剧
行业影响
齐翔腾达30万吨/年环氧丙烷装置的复产,进一步加剧了行业供需失衡的隐忧。有业内人士直言,环氧丙烷行业存在产能过剩情况,本次齐翔腾达复产30万吨,或下游采购进一步压价,价格战难以避免。
据了解,当前,国内环氧丙烷市场已显现供应宽松态势,新增产能的集中投放与下游需求增速的不匹配,使得行业竞争压力持续加大。尽管部分落后产能(如氯醇法装置)正逐步退出市场,但整体供应增速仍显著高于需求端,行业开工率预计将维持在较低水平。
国际市场上,部分化工企业已通过关停老旧装置来优化供需结构。利安德巴塞尔、科思创等化工巨头已永久关停荷兰31.5万吨环氧丙烷产能,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全球供应压力。但国内新增产能的快速释放仍对市场形成较大压力。未来环氧丙烷价格可能继续承压,企业间的竞争或将进一步加剧。
行业洗牌与高质量发展
未来展望
展望未来,环氧丙烷市场将进入一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调整期。短期内,随着新增产能的陆续释放,市场价格或将承受一定下行压力。但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国家加速淘汰落后产能,特别是2025年底氯醇法装置的集中退出,可能会在特定时段引发阶段性供应紧张和价格反弹。
从长期发展来看,行业正经历着深刻的工艺技术变革。在环保政策持续趋严的背景下,更加清洁环保的HPPO等先进生产工艺的市场占比将显著提升,逐步替代传统的高污染、高能耗生产装置。这一转变不仅符合国家“双碳”战略目标,也将重塑行业竞争格局。
面对当前产能过剩的行业现状,市场机制正在发挥优胜劣汰的作用。可以预见,未来2~3年,行业将迎来一轮深度整合,那些工艺落后、成本高企的低效产能将被迫退出市场。在此过程中,具备技术优势和规模效应的龙头企业有望通过并购重组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推动行业走向更加健康、可持续的发展轨道。这一轮调整虽然会带来短期的阵痛,但将为行业的长期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转自:中化新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