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一些化工巨头纷纷发布公告,主动选择有序减产控产,成为市场关注热点。
2024年12月13日,宏昌电子发布公告,珠海宏昌电子材料有限公司二期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日期由2024年12月延期至2025年6月。2024年12月12日,万盛股份发布公告,拟对年产20.227万吨功能性新材料一体化生产项目进行延期、终止处理。不仅如此,近期濮阳惠成也发布公告称,顺酐酸酐衍生物及研发中心项目预定可使用状态时间相应延期至2024年12月。
今年以来,上市化企巨头将项目延期的案例并不鲜见,需求疲软和“内卷式”竞争成为项目延期的主要原因。在此背景下,企业往往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原定计划,以确保项目能够最大利益化。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尽管濮阳惠成的古雷项目延期,但从长远来看,该项目的投产仍将为公司带来显著的成本优势。中国石化与沙特合资的古雷石化项目也在这里,这将降低项目原材料成本和运输成本,便于出口销售使海运费用更为低廉。其次,随着经济逐渐回暖,下游产业如风电、电力等需求增长,酸酐固化剂市场有望迎来新的发展契机。濮阳惠成稳健的经营策略和及时的项目调整,正是为迎接未来市场增长做好充分准备。
万盛股份此次宣布项目延期与终止,显现出公司在经济环境和市场需求波动中的审慎态度。同时,企业的海外投资布局也为其全球化战略奠定了新的基础。通过在泰国建设新的生产基地,公司不仅能够增强其在东南亚及全球市场的供应能力,还能够提高在国际市场的渗透力。
“一些项目的延期反映了企业在应对市场波动中的稳健策略。”业内人士表示,近日召开的全国财政工作会议指出,2025年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持续用力、更加给力,打好政策“组合拳”。随着供需两侧发力,存量和增量财政政策势必取得新成效,企业的灵活应变能力和战略眼光将决定其在市场中的地位。(罗阿华)
转自:中国化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