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交易将促进多晶硅产业发展市场化,价格逐步回归理性
日前广州期货交易所发布公告,就多晶硅期货和期权合约及相关规则公开征求意见,多晶硅期货上市已提上日程。弘业期货多晶硅研究员周贵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期货上市将引导多晶硅价格回归正常区间,从而使新能源产品市场逐步恢复理性发展,市场情绪将日益稳定。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随着近年光伏产业高速发展,上游多晶硅产能增长迅速,价格也曾高涨。但近两年,多晶硅价格呈现明显的下跌走势。
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统计,2021—2023年,我国多晶硅产能从51.9万吨增至209.9万吨,上涨304.43%,年复合增长率为185.98%;产量从49万吨增加至147.1万吨,上涨200.20%,年复合增长率为73.26%,增速明显高于全球增速。“中国多晶硅产量在全球有绝对优势。以2023年为例,中国多晶硅产能占全球总产能93%,产量占全球总产量92.1%。”周贵升说。
随着产能、产量节节攀升,多晶硅价格进入螺旋下跌状态。
硅业分会12月11日公布的信息显示,国内太阳能级多晶硅n型复投料成交均价为4.03万元/吨,n型颗粒硅成交均价为3.70万元/吨,p型多晶硅成交均价为3.31万元/吨。而在2022年,太阳能级多晶硅曾出现过超30万元/吨的价格高位。
硅业分会相关负责人表示,现在几乎全部的多晶硅企业都处于检修或降负荷状态。据统计,11月国内多晶硅产量为13.3万吨,较上月微幅下降,多晶硅企业集中下调了开工率。预计12月多晶硅产量将降至10.5万吨,跌幅或将突破20%。
与其他行业相比,多晶硅行业巨头效应明显,产能集中度高。在今年上半年的财报中,不少多晶硅龙头企业出现亏损。据通威股份披露,2024上半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30亿元至-33亿元,而去年同期这一数字是132.7亿元。
“多晶硅期货上市将引导行业乃至新能源产业链进行供给侧结构调整。”周贵升认为,市场良性发展的本质在于供求关系平衡。期货上市后,多晶硅产业的发展将更加市场化,其价格也将逐步回归至理性区间,新能源产业链发展也将更加健康。
据广期所公告,此次征求意见的内容包括《广州期货交易所多晶硅期货合约(征求意见稿)》《广州期货交易所多晶硅期权合约(征求意见稿)》《广州期货交易所多晶硅期货、期权业务细则(征求意见稿)》等。
上述文件显示,多晶硅期货合约交易代码为PS,交易单位为3吨/手,最小变动价位为5元/吨,合约涨跌停板幅度为上一交易日结算价的4%,最低交易保证金为合约价值的5%。交割模式上,多晶硅期货交割方式沿用目前期货市场成熟的交割模式,即期转现、滚动交割、一次性交割,仓库和厂库并行。风控制度方面,多晶硅期货一般月份涨跌停板幅度和最低交易保证金比例分别设为上一交易日结算价的4%和合约价值的5%。
值得注意的是,多晶硅期货将实行品牌交割制度,交割品应当是交易所公布的注册品牌的商品。货主提供交易所要求的相关入库材料后,其多晶硅产品可免检入库。“这对于产品质量好的多晶硅企业来说是利好。”周贵升说。
此外,记者还注意到,2020—2022年多晶硅龙头企业签订了不少大单、长单。对此,周贵升表示,2025—2027年大部分订单将到期,多晶硅期货品种的上市将助力价格市场化运行。
业界对多晶硅市场的后续发展仍持乐观态度。据介绍,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上调2024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预测,由390至430GW上调至430至470GW,我国2024年光伏新增装机预测则由190至220GW上调至230至260GW。中国光伏行业协会认为,尽管增速相比此前有所放缓,但每年新增光伏装机量仍呈持续增长态势,多晶硅消费需求也将持续增长。
转自:中国化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