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COP29)召开之际,化工新材料央企中化国际发布公司首份《应对气候变化报告》,向社会各界郑重宣布公司将较国家目标提前十年,即2050年实现碳中和。
这是中国化工行业首份由企业根据气候相关披露准则编制发布的气候行动专题报告。报告主要参考国际可持续准则理事会(ISSB)发布的《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披露准则第2号——气候相关披露》(IFRS S2)、上海证券交易所本月最新发布的《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南第4号——可持续发展报告编制(征求意见稿)第二号应对气候变化议题》等相关指引,围绕“治理、战略、风险管理、指标和目标”四个方面,向利益相关方全面展示了公司的气候雄心,以及推动气候行动的战略规划、务实行动和积极进展。
中化国际董事会秘书柯希霆表示:“面对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严峻挑战,绿色低碳是增强气候韧性、实现经济社会和企业自身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期望通过这份报告增进利益相关方对公司绿色低碳发展的信心,也将持续结合自身优势推进绿色低碳转型,有效防范和应对各类气候风险和外部挑战,牢牢把握气候变化转型机遇,在为应对气候变化贡献力量的同时,塑造业务绿色低碳的可持续竞争优势。”
擘画零碳蓝图
中国提出“双碳”目标四年来,坚持走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以最大决心推进降碳减排工作,应对气候变化取得积极进展,在推进全球气候治理进程中作出贡献。化工行业作为重要的基础性、支撑性产业,低碳转型对于中国实现碳中和和应对气候变化意义重大。
中化国际围绕碳中和目标,已明确提出了“三步走”时间表,即“力争于2029年前实现自身运营碳达峰,2030年实现碳达峰,2050年实现碳中和”,并根据实际生产经营情况和中长期规划,制定了三大战略部署:一是制定“2020-2030年初步减排、2030-2040年深度低碳、2040-2050年趋于零碳”的降碳路线图;二是构建净零碳绿色产业链,围绕“坚持碳提质、推进碳减量、加强碳利用、提升碳能力”,面向各业务板块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方案,并组建专业团队提供全方位的节能降碳服务,实现全流程碳排放管理,推动产业链低碳高效转型;三是制定“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在加强能源管理、使用清洁能源、降低动力能耗、淘汰落后设备等方面实施具有竞争性的措施,全方位推动节能减排。
柯希霆表示,中化国际致力于打造创新型化工新材料领先企业,2050年碳中和的目标的设定不仅基于科学方法,且对标世界一流,虽然极具挑战,但公司将尽最大努力平衡好产业发展和节能降碳,处理好局部和整体、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不断提升低碳转型的速度和深度,以央企责任担当助力国家“双碳”目标实现。
缔结责任商业
为保障愿景目标落实达成,有效应对气候变化,中化国际建立了以董事会为最高管治和决策机构的气候治理架构,并设立“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工作机构”,通过分工明确、权责清晰的治理架构和工作机制,自上而下全面推进气候相关工作,充分保障应对气候变化各类事项有效融入各层级履责过程,持续提升气候治理水平。
同时,公司坚持“内伸+外延”双轮驱动,不断强化气候治理,对内打造“8S气候变化管理路径”,严格规范气候管理标准和流程,全方位提升员工的低碳意识和专业技能,持续深化气候变化应对举措;对外积极发挥自身业务优势和行业领导作用,赋能产业链价值链可持续发展,建设绿色低碳生态圈,携手各方共同面对气候变化挑战。
增强气候韧性
应对气候变化挑战与机遇同在。中化国际建立识别、评估、排序、应对全流程气候风险和机遇管控机制,有效提升气候变化的适应和应对能力,牢牢把握发展机遇,推动业务可持续发展。
针对识别出的气候风险和机遇,公司不仅根据“发生可能性”和“潜在影响程度”两个维度,评估风险和机遇发生的概率以及重要性,还开展“影响实质性”和“财务实质性”的双重实质性分析,全面了解各项风险和机遇对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影响程度以及对自身业务运营、发展战略和财务状况的影响程度。
同时,采用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六次评估报告(IPCC AR6)共享社会经济路径(SSPs)的气候情景和央行与监管机构绿色金融网络NGFS的气候情景,分别对物理风险、转型风险和机遇进行情景分析,并基于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应对举措,积极防范控制风险,抢抓重要机遇,确保稳健运营管理。
驱动绿色变革
彻底的绿色变革是推动低碳转型和应对气候变化的根本途径。中化国际从“推进低碳生产运营、提供绿色解决方案、引领价值链降碳”三大维度开展行动,不断强化绿色低碳运营实践,同时发挥自身产业优势和示范引领作用,携手价值链上下游共同降碳,让绿色发展底色更亮、成色更足。
公司以生产方式和技术创新为突破口,优选低碳环保设备和工艺,研发低碳技术,提升清洁能源使用比例,打造覆盖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制造体系,不断减少自身生产运营环节的温室气体排放。2020-2024年,公司围绕设备升级、技术改造累计实施重点低碳项目92个,投入金额累计约4.37亿元;低碳技术研发投入累计10.88亿元,占研发总投入18.5%。
中化国际还组建碳资产管理团队,从碳咨询、碳交易、碳项目开发、绿电绿证交易等维度加强能源与碳排放管理,打造碳资产管理优势,为国际化碳资源获取提供保障。
聚焦化工新材料核心主业,中化国际不断评估产品的可持续性表现,橡胶防老剂、环氧树脂、对位芳纶、工程塑料、化工中间体等领域的众多核心产品已通过ISO 14067产品碳足迹认证和ISCC PLUS国际可持续发展和碳认证。针对风电、光伏、新能源汽车、工业水处理、电子电器、医疗等行业独特属性和复杂场景,为客户创新研发并量身定制绿色低碳的产品与解决方案,加速循环经济发展,推进社会经济全面绿色转型。2023年,公司可持续产品产量较2018年增长44.69%,可持续产品营业收入约为116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21.42%。
在促进自身节能降碳的同时,中化国际还将可持续发展理念和优秀实践沿链传播,带动全价值链上下游共同推进低碳转型。一方面,在供应商全生命周期管理中融入包含节能降碳和气候变化在内的社会责任要求,通过绿色采购、绿色物流、低碳回收和循环利用等方式推进供应链减碳,并组织可持续供应链培训,促进供应商可持续管理水平提升,营造对环境和气候负责的供应链;另一方面,构建广泛的交流合作机制,搭建创新平台,落地绿色创新项目,研发低碳关键技术,制定产品碳足迹相关标准,分享低碳转型经验,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推动更大范围的碳减排。
绿色低碳转型任务迫切且艰巨,实现“双碳”目标还需要付出加倍的努力。未来,中化国际将继续围绕“精细化学,绿色生活”的企业愿景,立足自身业务发展战略,锚定“双碳”目标,集合公司内外部优势资源,拓展节能减排广度和深度,不断提升气候变化适应和应对能力,为中国化工行业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的先锋模范。(郁红)
转自:中化新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