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以下简称“青岛能源所”)在中国科学院学术会堂发布贯彻产品碳足迹中国标准《温室气体 产品碳足迹 量化要求和指南》(GB/T24067-2024)、符合国情的全生命周期评价GIS-LCA(基于地理位置的全生命周期评价)技术和软件。该技术将在化工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评价是以过程分析为基础的评价法,对产品原材料开采、生产、使用以及废弃全过程进行跟踪、定量分析与评价,可用来评估某一产品在生命周期或服务过程中所排放的温室气体。
建设符合我国国情的碳足迹管理体系,不仅仅是在国际标准上进行深化,更大的意义还在于对内在供应端和消费端促进减碳,实现全社会流程低碳制造,对外突破国际贸易壁垒提升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碳足迹国际标准主要由欧盟主导,然而欧洲国家的国土面积、空间差异无法与中国幅员辽阔,各地发展差异显著相类比,国际标准的实用性受到挑战。对国际标准进行深化创新,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碳足迹管理体系势在必行。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谢克昌院士、田亚峻研究员团队历经十余年研究提出将地理信息与 LCA 碳足迹评价全面融合的新方法,可以解决国际碳足迹标准无法精准识别数据的空间差异,以及不适用于我国空间发展不均衡的国情等问题。
GIS-LCA 首次提出将生命周期评价的四个阶段与地理信息系统完全融合的做法,提出了 LCA 背景数据库空间化技术、研发了在地理信息系统上建立拓扑模型的技术、开发了空间运算与 LCA 运算耦合的算法。 GIS-LCA 软件是多项技术的集成,是全球首款直接在地理信息系统上开展 LCA 应用的工具,也是首款贯彻国家标准的工具,标志着我国在低碳产品生命周期领域具备了自主可控的技术手段。可为碳足迹精准核算和管理提供科学、全面、系统的技术支撑,可反映我国工艺技术水平现状及区域差异性,帮助政府部门、企业等及时、准确、可靠地核算碳足迹,对支撑我国实现“双碳”目标将发挥底座作用。
GIS-LCA 技术与软件被由清华大学环境学院贺克斌院士组成的院士专家组评价为“国际领先”水平,并荣获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奖创新奖一等奖。GIS-LCA 理论先进,实践成效明显。目前,已成功应用于多个行业领域、区域等,其中在浙江省乐清市的电力电气碳足迹评价试点中,首次从微观上将产品、企业、供应链、产业链、政府、认证机构互联互通,为各方提供了一个全面的碳足迹管理解决方案。
对于该技术在现代煤化工方面的应用,会议期间接受中国化工报记者专访时,谢克昌院士指出,利用GIS-LCA先进技术揭示,我国现代煤化工行业整体环境足迹转移率低于10%,表明现代煤化工与上游产业链在空间上具有较高的集聚性。我国现代煤化工行业环境足迹转移主要来自西北、华北地区,占比均达到90%以上,主要由甘肃、内蒙古、宁夏、山西、陕西等能源富集省区向河北、江苏、山东、浙江等能源匮乏省区发生转移。未来大规模发展现代煤化工将给内蒙古、陕西、新疆当地的生态环境带来更大压力。依托南方地区丰富的水资源、较大的环境承载容量、强劲的市场需求等优势布局示范一定规模的现代煤化工项目能够有效打破这种约束。结合GIS-LCA先进技术构建了我国现代煤化工行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发现适合发展煤化工的地区前五分别为新疆、云南、内蒙古、山西和甘肃。未来煤化工产业布局应从有利于资源综合利用出发,从更大范围进行规划布局,例如能源“金三角”地区。
建立符合国情的碳足迹管理体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本次会议聚焦研讨“符合国情的碳足迹管理体系”,在标准即将实施之际发布 GIS-LCA 成果,对国家标准有效落地实施,推动我国绿色低碳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融合地理位置的碳足迹评价技术已为我国的碳足迹管理作了奠基性和开创性的工作,搭建了碳足迹管理政策体系的基本框架。
与会院士及各领域领导专家对 GIS-LCA 技术及工具实际应用价值表示高度认可,GIS-LCA 符合中国的国情,更具全球普适性,大力推动国际互认,为贯彻“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提供可信数据,为我国政府在国际气候谈判上提供有力的支撑。(作者:闫俊荣)
转自:中化新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