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收窄 龙头分化 碳酸酯行业洗牌将至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4-08-30





  当前,作为电解液溶剂主流产品的碳酸酯行业正处于竞争日益激烈、利润逐渐下滑的艰难局面。在日前于北京召开的第二十届碳酸酯产业链创新发展大会暨锂电新材料产业技术与市场交流会上,与会专家指出,当前碳酸酯行业供需矛盾未有缓解迹象,后期价格上涨动力缺乏,今年碳酸酯市场拼杀相较以往或许更加激烈。


  利润持续下滑


  “随着碳酸酯市场不断发展,竞争日益激烈,价格战使得企业利润空间被进一步压缩;电解液企业和碳酸酯类溶剂企业的毛利率均呈现逐渐下降趋势。尤其是碳酸酯类溶剂企业面临的形势比电解液企业将更加困难。”石大胜华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石大胜华”)高级市场分析师何振东这样描述当前碳酸酯类溶剂企业的困境。


  记者了解到,海科新源与石大胜华为碳酸酯类溶剂行业双龙头。从两者的2023年年报可知,石大胜华毛利率为6.51%,较2022年下降11.37%;海科新源2023年销量较2022年增加了78.31%,但销售价格却下降41.66%,从而使得碳酸酯系列产品的毛利率下降11.56%,进而导致海科新源2023年营业毛利下降。


  唐山好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海波指出,行业盈利下滑或许是受部分企业自选技术路线所联产的副产品利润倒挂所致。


  何振东表示,当前酯交换法的副产品丙二醇/乙二醇形势较不乐观。具体来看,丙二醇方面,预计2024年至2025年国内丙二醇产能将达到160万吨(年产能,下同)左右,较2023年产能增加几乎一倍,受其影响,后市价格不乐观。乙二醇方面,预计今年乙二醇产能预增至3043万吨,未来3至5年拟在建乙二醇产能将达到615万吨,叠加近年来乙二醇供需两端增速严重失衡,厂家盈利能力大幅缩减,预计企业将长期处于亏损状态。


  海科新源一季度报告显示,海科新源一季度毛利率为0.22%。销售方面,碳酸酯系列产品和丙二醇的市场产能有所增加,市场供给增加、竞争激烈,碳酸酯溶剂和丙二醇市场价格均同比较大幅度下降,进而导致公司毛利下降。成本方面,主要原材料和能源的市场价格虽有下降趋势,但整体下降幅度小于公司产品价格下降幅度,导致公司碳酸酯系列产品和丙二醇毛利、毛利率同比降幅较大。


  对于碳酸酯类溶剂企业今年能否盈利,何振东认为,今年企业盈利或将进一步下降,毛利率或许不足10%。


  产能急速扩张


  记者询问业内人士了解到,碳酸酯行业盈利困难的主要原因是行业产能急速扩张,2023年电解液溶剂产能利用率较2022年下滑近20%,叠加需求增速偏缓导致市场供大于求,供应量过剩给市场价格带来巨大冲击,电解液溶剂市场整体步入下行通道,历史最低价被屡屡刷新。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电池级碳酸二甲酯(DMC)价格为4856.58元(吨价,下同),环比下降0.38%,同比下降10.06%;电池级碳酸二乙酯(DEC)价格为9650元,环比下降0.15%,同比下降0.37%;电池级碳酸甲乙酯(EMC)价格为7663.16元,环比下降3.06%,同比下降14.72%;电池级碳酸乙烯酯(EC)价格为4744.74元,环比下降7.61%,同比下降6.04%;电池级碳酸丙烯酯(PC)价格为7750元,环比持平,同比下降1.90%。


  何振东表示:“近一年,碳酸酯行业开工率均维持低位波动,EMC和EC开工率在今年年初第一季度最低点时甚至不足20%,可以说是仅一家或两家企业维持开工。截至当前,EC和EMC开工率在30%附近波动。DMC行业开工率因有工业级市场的支撑,相对于EMC和EC会高一些,但各类溶剂开工率的大趋势都是下降。”


  何振东分析说,近3至5年电解液溶剂产能呈逐渐增长态势,今年新增碳酸酯产能达276万吨,预计今年总产能有望达800万吨。其中,新增产能多为“大块头、一体化”的炼化企业,竞争实力较强。预计此轮碳酸酯产能扩张期会持续至2025年,2025年后或逐步进入冷淡期。


  行业洗牌临近


  对于碳酸酯后市发展,业内人士并不看好。


  从价格角度来看,何振东表示,当前碳酸酯类溶剂供需矛盾未有缓解趋势,后期价格上涨动力缺乏,预计今年价格拼杀更为激烈,溶剂市场价格或将延续当前低位,价格重心或进一步小幅下滑。


  海科新源8月27日发布的2024年中报也提到,上半年,碳酸酯供需压力仍存,溶剂工厂产能利用率均偏低,价格处于低位徘徊。


  从盈利角度来看,业内认为,未来碳酸酯行业供需博弈程度或稍有放缓,但价格升高幅度相对有限。叠加市场对于产品品质要求逐步提高,或加剧行业“内卷”,导致市场持续弱势,无法支撑企业未来盈利。


  从行业角度来看,石大胜华溶剂事业部副总经理王斌认为,未来几年,碳酸酯行业虽需求端增速明显,但供应端增速远超过需求端增速,导致开工率长期低位,行业或将面临洗牌。(王俪锦)


  转自:中国化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