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磷化工板块上市公司陆续公布2023年业绩报告。总体来看,下游产品市场呈供过于求状态,导致传统磷肥市场价格低迷,新兴磷酸铁锂市场也大幅受挫,大部分磷化工上市公司业绩相比上年均下行。
上市公司业绩普降
经笔者梳理,磷化工板块17家主要上市公司2023年业绩不尽如人意。除了芭田股份、史丹利2家公司外,其他15家公司净利润较上年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
其中,川发龙蟒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77.08亿元,比上年下降23.1%;归母净利润4.14亿元,比上年下降61.1%。至此,川发龙蟒挥别4年业绩连增之旅。
2023年,兴发集团实现销售收入281.05亿元,比上年下降7.28%;归母净利润13.79亿元,比上年下降76.44%。同期,云天化实现营业收入690.6亿元,比上年下降8.3%;实现净利润45.22亿元,比上年下降24.9%。
磷化工行业低迷也直观反映在二级市场。据同花顺行情中心统计数据,2023年,磷化工板块于1998.23点位开市,年终收于1793.03,全年跌幅达到10.26%。
下游需求萎靡不振
中研普华研究员李芬珍子认为,市场低迷和主流产品价格下跌是多家磷化工上市公司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
卓创资讯分析师肖莉分析说,磷肥企业虽然经过多年的产业结构调整,但整体产能仍过剩,2023年磷肥市场高开低走。其中,磷酸一铵市场均价为3047元(吨价,下同),较上年下跌12.34%;磷酸二铵市场均价为3895元,较上年下跌3.54%。
川发龙蟒在年报中表示:“尽管2023年国内肥料级磷酸一铵产量有所下降,但市场总体仍处于产能过剩状态,加之上游原料高位导致生产成本高企,行业整体景气度较低。公司肥料一铵受市场供需格局变化,产品盈利能力下滑。”
新洋丰也在年报中称:“2023年公司经营业绩下滑,主要是受复合肥、磷酸一铵等产品价格下跌影响。”
兴发集团亦在年报中提及:“报告期内受宏观经济及市场供需变化影响,公司农化板块市场景气度明显下行,草甘膦原药等产品销售价格、产销量比上年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导致板块盈利水平明显下降。”
传统需求萎靡不振,被寄予厚望的新能源领域磷酸铁锂市场也难言乐观。2023年,在下游需求降速、产能过剩的阴影笼罩下,磷酸铁锂价格从年初16.6万元的最高点俯冲至年底4.6万元的最低点,全年跌幅达72.29%。
据了解,近两年,各路资本蜂拥而至,磷酸铁锂已成为锂电材料赛道的“内卷之王”,规划产能规模最为庞大。截至2023年底,我国磷酸铁锂产能达427万吨/年,而尚未投产以及在建产能合计超过1000万吨/年。因此,各地磷酸铁锂产能过剩态势尽显,行业开工率不高。
为此,2024年1月17日,川发龙蟒在公告中表示,审慎推进旗下新能源材料项目落地;云天化于2023年12月宣布终止一项磷酸铁锂定增项目。可以预见,投建磷酸铁锂“一路狂奔”的现象或将告一段落。
中长期走势乐观
虽然目前行业景气度不佳,但业内对于磷化工板块中长期走势仍普遍持乐观态度。
肖莉认为,从中长期来看,磷肥上游资源支撑较强,供给端去产能化,而需求端则关系到粮食安全问题,下游刚需仍存。特别是磷矿石作为资源性产品,高品位矿石供应量逐年减少,因此拥有矿石资源的企业利润优势将愈加明显。
磷矿石是一种重要的不可再生资源,已被我国列为战略性矿产资源。2024年1月3日,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等8部门发布《推进磷资源高效高值利用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完善磷矿资源市场配置和矿业权出让制度,严格有序投放磷矿矿业权。从新增产能来看,国内磷矿石规划新增产能较多,但项目落地确定性及实际投产进度仍有待观察。现有产能整合出清,新增产能短期无法入市,海外新增产能供给有限,叠加国家收紧矿权投放,严控新增产能,预计磷矿石价格中枢有望继续抬升。
从需求端来看,目前60%左右的磷矿石用于生产磷肥,因此磷化工的景气核心在于磷肥。
招商证券在研报中指出,粮食安全重要性日益凸显,有助于拉动化肥消费需求。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将“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置于首位,预计未来粮食价格中枢将有所上移,会持续带动肥料消费需求。据北美化肥生产商Mosaic预计,2024年磷肥需求量将持续恢复。
对于磷酸铁锂走势,开源证券认为,当前行业产能利用率偏低且盈利承压,预计新增产能投放将有所延缓或产能实际落地确定性降低。通过今明两年的市场竞争淘汰,可能会有很多小产能退出,2024年磷酸铁锂供需格局有望迎来改善。
对于磷化工板块而言,在磷肥需求稳定、磷酸铁锂供需格局改善的情况下,“采、选、加”一体化的大型磷化工企业将迎来景气周期。(李冬铃)
转自:中国化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