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内硫酸铵产销同步增长,尤其是国际需求强劲引发国内出口市场热度不减。数据显示,硫酸铵出口占比已由2013年的53.5%升至2023年的84.8%,从占据消费市场“半壁江山”转变为如今“全靠出口带”的尴尬格局,硫酸铵内外销平衡被打破。“硫酸铵内销渠道还需再拓展、终端产品有待再多元化,只有这样未来硫酸铵市场才能回归内外销双轮驱动的良性发展态势。”市场资深评论员邵会文说。
出口对外依存度过高
记者从中国炼焦行业协会了解到,我国硫酸铵出口的主要市场为巴西及东南亚地区,这些国家依赖农业,但肥料却不能自足。今年又受国际局势不稳定、其他主要肥料出口国出口受阻影响,引发我国硫酸铵出口大幅增长。据海关统计,今年1~8月份,国内硫酸铵出口量累计846.57万吨,同比增幅20.40%,占国内总产量的88%以上,由此可以看出,前8个月我国硫酸铵出口强劲。
邵会文表示,按照当前国内企业开工以及出口订单的执行情况看,预计全年出口量可达1442万吨左右,同比增幅16%;然而内需395万吨左右,同比增幅11%左右,出口增速大于内需增速,且内需市场仅占全部产量的21.5%,出口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这种情况下一旦国际市场有变,对国内市场的稳定运行极其不利。希望业内多加关注内外市场的平衡,以保障硫酸铵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内销渠道急需拓展
中国氮肥工业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硫酸铵主要源于焦化、己内酰胺、电力氨法脱硫、化工废水回收等行业。十年来,硫酸铵产量增幅达300%以上,产销量得到快速增长。
由于己内酰胺副产硫酸铵品质较好、产量较大,近些年出口价格也高于其他来源产品,因此大都被出口国外。而焦化级硫酸铵及氨法脱硫硫酸铵基本被用作复合肥企业的原料,在国内消费一直不温不火,内销占比甚至相比十年前不升反降,由2013年的53.5%下降至目前的21%左右。
“国内历次硫酸铵行情的大幅波动都与出口订单有关,国内市场吨价最高涨到2000元以上,最低降到300元以下,出口市场的好坏直接影响国内市场。要想摆脱出口对市场的巨大束缚,就要加快拓展国内下游消费渠道。”河南贸易商李冰告诉记者。
终端产品有待多元化
硫酸铵在稀土开采、化工、耐材等行业应用广泛。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国内已投产和即将投产的硫酸铵装置年产能达2100万吨以上,产量预计在1800万吨左右。而硫酸铵终端的主要需求则仍停留在复合肥上,前些年消费比例占据1/3的稀土开采领域如今占比也已经缩小,其他如皮革脱灰剂、助染剂、铵明矾、耐火材料、催化剂等行业的使用仍不见起色,综合因素导致硫酸铵终端需求增长较慢。
河南商丘农资经销商刘长青表示,要想扩大内需还要从延伸下游产业链、让终端产品多元化做起。除了己内酰胺级硫酸铵增幅较大外,随着国家对降碳节能环保要求的深化,可以预见未来氨法脱硫产出的硫酸铵也会进一步增长,如果把消费渠道单一压在出口上,则很难避免市场的大幅波动,这也会对国内氮肥行业形成一定冲击。
业内专家建议,行业协会要发挥引领作用,积极引导企业发展多元化产品,以应对消费渠道单一对市场的反噬。国内主要大型生产企业更应从长远考虑,实现终端产品提质多元化,多关注国内下游应用,让小产品也能创造大效益。只有消费结构更优化,市场才能更规范,行业发展也才能更持久。(刘永明)
转自:中国化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