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硝酸硝酸盐行业迈入新发展阶段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3-09-16





 9月13日,第十四届全国硝酸硝酸盐技术交流会在山东泰安召开。会议就硝酸硝酸盐工业发展现状、政策管控、国际环境以及在未来如何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展开讨论交流。


  中海油石化工程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兼中国石油和化工勘察设计协会合成氨与硝酸设计专业委员会主任李德强指出,我国硝酸硝酸盐工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2022年,硝酸硝酸盐行业克服原料价格上涨、安全管控趋紧等诸多因素影响,实现平稳、良好运行,效益水平明显提升,行业迈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截止2022年底,我国硝酸产能1976万吨/年,产量1414万吨,同比分别下降0.5%和0.9%。硝酸产能中36万吨/年装置3套,产能占比5.5%;27万吨/年装置29套,产能占比39.6%;15 万-27万吨/年装置51套,产能占比39.0%;15万吨/年以下装置32套,产能占比15.9%。


  李德强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硝酸硝酸盐行业与国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我们必须牢牢抓住机遇,坚定不移地坚持安全发展、绿色发展和低碳发展的理念,努力做好各项工作,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


  李德强指出,但随着国家安全环保治理等政策的深度实施,我国硝酸硝酸盐行业的外部生存环境已发生重大变化,安全、环保检查的常态化,硝酸硝酸盐产业成为重要的监管目标,给全行业带来挑战。企业必须在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和新技术、新装备应用上进一步提高,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勘察设计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荣世立在会上讲话指出,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行业受到了不小的挑战,有国际供应链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如何提高行业的发展质量,化工行业要抓好产学研创新,创新是动力,当前,传统产业升级还不足,必须积极构建企业科技创新体系,建立好与国际接轨的行业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积极促进行业国产化的数字化转型,积极培育新型产业,对某些领域可以采取组织合作,联合攻关,创新突破。


  荣世立对全国硝酸硝酸盐行业发展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希望硝酸硝酸盐行业健康发展,他要求,全国硝酸行业团结起来,强强联合,克服当前面临的各种困难,走产学研联合发展之路,主动作为,把创新放在首位,不断研发适应行业发展的新技术和新工艺,为行业高质量健康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济南双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文利在会上介绍说,随着行业技术进步加快,硝酸行业装置大型化步伐不断加快,年产36万吨装置陆续开车投产,使硝酸产业也逐步往单系列大型化发展,同时给企业带来的不仅仅是人员精简、成本降低,也依靠先进的DCS控制系统和SIS安全保护系统给装置带来了长周期安全运行。目前国内已建36万吨装置6套,再加上27万吨装置32套共计1080万吨产能,约占硝酸总产能的52%。


  刘文利指出,国产机组配套化日渐成熟,为行业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除九套进口机组仍在服役外,其他在运行的机组都是国产化机组。从此,可以看出硝酸装置核心机组的配套已经完全成熟,同时,也表明国产化硝酸技术已经成熟可靠。


  刘文利表示,随着全中压法工艺技术应用加快,行业节能减排步伐加速推进。继山西交城红星、山西三喜化工建成投产后,山西金兰化工、山东华阳迪尔化工相继采用全中压法生产工艺并取得成功,既能降低装置投资,又能满足下游产品的浓度需求,且尾气还能正常处理达标排放,行业正朝着健康的轨道稳步发展。


  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熔盐储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武娜指出,硝酸盐用途广泛,市场相对稳定。从国家对新能源包括储能在内的产业支持和政策倾向来看,未来几年内, 熔盐需求快速增长,与此同时既要看到机遇,也应规避潜在风险,在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应兼顾拓展下应用、加快与国际市场对接,避免产能过剩。


  据介绍,合成氨与硝酸设计专业委员会(原全国化工合成氨设计中心站)是原化工部批准的技术机构成立于1978年,化工部撤销后改隶属中国石油和化工勘察设计协会主管;合成氨设计专业委员会为协会的分支机构;挂靠在中海油石化工程有限公司。合成氨与硝酸设计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侯益民表示,该专委会将继续“贯彻落实国家方针政策,为行业及委员服务,不断推进行业的技术进步,紧密结合国家和行业发展需要,为做好行业发展的导向服务工作” 宗旨没有变;专委会将继续为行业绿色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会上,南京理工大学环境与生物研究院教授唐双凌、西安陕鼓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技术部专家王育红还为大家分享了 “硝基肥的热失控特征与有机物含量的关系”、“陕鼓硝酸机组及系统解决方案持续创新,助力硝酸行业低碳节能发展”等话题。(姜小毛)


  转自:中化新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