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陶瓷洁具企业都在想尽办法找自己的利润增长点,营销和营销事件,成为陶瓷洁具企业、媒体和广告的高频词。营销渠道增多,营销策略改进,营销活动频出,一次接着一次,这些营销是如何牵动市场的?
北京工商联陶瓷商会成立
闽龙陶瓷总部基地董事长陈进林告诉记者,北京有两个陶瓷协会,一个是中国工业陶瓷协会,一个是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恰恰没有陶瓷商会这样一个民间组织。很多年前,经销陶瓷的老板一直期待着组建一个商会。特别是2011年,几位陶瓷老板组成筹备组,为商会的成立奉献了很多时间和金钱。陶瓷商会成立的宗旨就是自律和服务会员及消费者,在成立之前,也做过多项调查:怎样能为陶瓷行业从产品的质量到营销,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怎样把服务做好;怎样抑制行业里互相挖人。
去年,商会调查了一些老房,这些老房虽然家里都有过装修,但是楼道、过道、楼梯口、楼梯间都很糟糕。包括现在在建的两限房,也是只刷一层普通的涂料,装修时因搬运货物或入住后被宠物一抓和乱贴小广告都会影响形象。根据调查,再以商会的名义建议政府做一次性投入,来省去今后的维修负担等。同时,也尝试以微博的方式让大家共同投票———你愿意怎么做?如果能用瓷砖去装修一下,既是为行业做一些事情,也给企业创造了市场。包括马桶的以旧换新,也准备以商会的名义去做。陶瓷商会的成立对陶瓷经销商或者厂家来说都利大于弊。
明码实价是大趋势陈进林告诉记者,明码实价不是刚刚提出来的,而是有商业行为的时候就有了。我小时候就看到供销社门口贴出来的“明码实价,童叟无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销不断演变,我个人认为,现在出现的是———明码不实价。卖场都有标价,却分不清哪些是实实在在的价格。原来有物价局控制价格,现在缺少监督的部门。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啤酒,批发可能卖一瓶五块,到商场里就卖七、八块,到酒吧、歌厅娱乐场所就能卖三十块,也是明码标价,但能不能说是实价?陶瓷也如此,品牌在每个销售地的标价都一样。进入闽龙的厂家打折、优惠时就会不同,能说它不实价吗?我觉得也是实价。闽龙是批发总部基地,以品牌齐、价格低打开市场,经常搞一些促销、优惠、打折,甚至尾货促销,这能不能叫实价呢?我认为,比实价还实价。
在欧美市场过去哪有什么打折?现在各个店都打九折,也一样打折。我希望各个卖场都是实打实的价格,不要采取浑水摸鱼、明码又不实价的做法,借此提高物价,从中谋取更多的利益。
杭州诺贝尔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大区总经理沈建法认为,一些代理品牌对于高端家具,最多就是打九五折,利润空间代理商都会控制,实价就是跟销售价格比较接近的。像诺贝尔,工厂在控制,经销商销售会有落差。有些档次低一点的产品,价格会有差别。我感觉,有些经销商掌握的分寸过头了。明码实价不是硬性的,有些销售商玩儿这个空间就玩儿过头了,两折、三折的都有,没有底线。从市场推动品牌厂家来看,对消费者有好处,省得讨价还价,尽管有了各种活动的优惠价,消费者的习惯也没有改变,还是想讨价还价。打击乱标价有正面意义,负面意义不是很大。
北京远东美居建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郭鸿文表示:无论是明码实价,还是明码标价,对企业来说看重的是市场成交价。企业自身会有一个价格体系,在北京,这个价格一定是统一的,市场会营造客观、统一的环境,对企业会更好,而且是利大于弊。商品的消费都习惯的要砍价。如果是很透明的价格体系,只要是公平公正的,消费者也省事,商家也省事,更利于社会诚信。在远东美居,我们实施的也是统一价格,标价统一,成交价也统一。
价格是一个心理感觉,便宜一点就很舒服,比如说抹零,打九九折、九八折,如果变成绝对的,水质清则无鱼,反而会有些损失。
陶瓷“以旧换新”不太可行
2月份,北京商务工作会议提出“家具以旧换新”试点工作。而闽龙在2010年就做过“换掉旧马桶,售后质量有保证”的活动。
陈进林董事长告诉记者:2010年,闽龙与北京市节水办共同举办了“换掉旧马桶,售后质量有保证”活动,社会效果非常好,时隔两年还有人打电话问何时再做这个活动。尽管有良好的社会效果,但也遇到一些困难,也需要媒体公布一下。
闽龙遇到的问题是,1995年以后生产的马桶,其口距、排水孔国家都有规定,之前是没有规定的,间距也都不一样。还有一部分老马桶是由于装修和安装人员不懂,埋在水泥或者是瓷砖里了,换的时候就遇到了很多麻烦。要换掉,就要刨开,会破坏防水或者周边,还要修补。闽龙的活动只收成本费,遇到再补防水和贴瓷砖,要花人力,而且很麻烦。1995年以后的马桶就很好换。这几年经销商成本在上升,北京又堵车,送一趟需要一天,人工费和其他费用也挺高,成本的差异造成了闽龙的困难。北京是一个缺水型城市,节水是利国利民的,闽龙现在还考虑到很多企业内部招待所的马桶也都老旧了,如果今后通过陶瓷商会来做这件事,是不是可以换掉者这部分老旧马桶?减少浪费,做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另外的困难涉及到处理旧马桶垃圾的问题。我们感觉处理困难很大,陶瓷再重新回炉是不可能的,由个人解决就更难。现在,政府也在想办法,陶瓷商会也在想办法,主要是鼓励商家能够拿出来更多实惠的东西,把利润挤出去,市场再补贴一点,成就一件好事。
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秘书长缪斌认为,大面积推出陶瓷以旧换新不可行,因为旧瓷砖肯定是不能回收的,如果不重新装修,马桶也肯定是不会换的。因为马桶固定在地面上,地面是有防水的,做不好会破坏防水。一般家庭能接受换的比例很小。我也了解到上海是换里面配件的,如果换马桶里面的配件,做起来会容易一点。
陈进林认同到:换配件是比较简单的,有些简单装修的更容易,闽龙前年已经换了几千个了。
北京新中源陶瓷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林祥赞同缪斌的说法,以旧换新不太可行,换下来就是建筑垃圾,没有任何二次利用的价值,成本太高。
来源:消费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