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双创”发展是企业新的社会责任


时间:2016-04-27





  ——专访北京小满橙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静一


  4月26日,中国创意品牌盛典新闻发布会在中国科技会堂举行。在"盛典"这一具有重大意义的标志性活动背后,不仅有科技部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等政府机构的鼎力支持,更是小满文化集团、北京小满橙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潜心努力、积极促成的成果。发布会后,记者专访了著名文创经营专家、北京小满橙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静一,就"中国创意品牌盛典"背后的故事进行了详谈。


  初心


  当记者问到"盛典"系列活动发起的初衷时,李静一坦言,助力更多创新设计人才发展是小满文化集团领导的初衷和梦想,也是小满橙意的发展目标和方向,其实也是当初想要发起"盛典"最简单的初心。作为本科研读中国戏曲、研究生方向是广播电视新媒体专业,在文化战线有着十多年工作经验的一名艺术工作者,李静一自己就在文化创意领域工作多年,亲眼目睹前些年这个行业的艰辛和不易。"许多年轻的90后可能都有自己的创意梦想,也想给更多人分享自己的作品,但是要真正实现创业,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想做的,就是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平台和机会。"


  在产品和资讯都极大丰富的当今,社会消费经济中对艺术呈现出越来越强的商品化需求。80后、90后更希望他们用的每一件物品,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都是独特、有艺术性,有故事的。


  李静一感慨道,对创业者来说,这真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今天,一群志同道合的人走到一起做一件自己梦想的工作,又能够得到国家政策扶持和相关机构的大力支持,这实在是很幸运和幸福的事。


  简单和实在的发愿,坚定不移的方向,在围绕此事所有策划和筹备的一年多时间里,遇到了很多困难和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但是小满橙意始终秉承"化解困难为机缘的精神",最终促成了与中国生产力品牌孵化专业委员会的合作,共同发起了"中国创意品牌盛典"大型活动。


  狂欢节


  "我们的目的,就是让中国创意品牌盛典成为创意者的狂欢节!"李静一介绍说,"中国创意品牌盛典"的品牌内涵有三个层面:第一层是深植中国培育好品牌,推动它们走进世界;第二层帮助创业者把创意做成好生意、好企业,打通艺术+科技、跨界+共享、创意和创新之间的桥梁。第三层,就是用大奖呼吁社会各界多关心多支持创意产业。"中国创意品牌大奖"总奖金1000万元,一等奖500万元,这是目前亚太地区非政府性质的最高金额大奖,一宣布就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


  李静一说,她最想看到的,是通过"盛典"系列活动,和中国生产力创意品牌孵化中心这个平台,真正切实帮助到创新企业和人才,做一个实实在在、有影响力、对社会有益的活动。同时,她也呼吁社会各界更多有识之士和优秀企业能加入"盛典"的队伍,与他们一起为国家"双创"工作的发展贡献企业应有的力量。她说,产业重构带来了最好的时代,领军企业也理应回报社会,带动产业。


  实力


  今天的北京小满橙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虽然年轻,但是实力雄厚。


  李静一介绍说,北京小满橙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是小满文化集团旗下核心成员企业,立足全球视野,积极开拓进取,致力于为国内外文化创新企业、文创科技项目、原创设计产品和创意人才提供多层次、全领域的支持平台与发展机遇。


  公司核心创始团队来自世界各地,并拥有由知名艺术家、科学家、著名学者、商业精英组成的专家顾问团。公司业务版块涵盖文创项目分析、文创资源整合、文创金融服务、文创投融资管理、剧本(影视)制作与投资、明星艺人经纪等多个领域,已积累了众多成功案例,在业界拥有丰富经验和良好口碑。


  近年来,在中国数字文化集团、中国华录文化、中国唱片总公司等合作机构的助推下,依托集团旗下电商平台、文化影视、互联网金融的生态环境,凭借360影业、美国720影业、百纳基金、育龙基金等大型实力机构的鼎力协助和支持,小满橙意以充沛的热情、敏锐的视角、丰富的资源和强大的执行力,正在成长为业界一流领先平台。


  此次,小满橙意代表小满文化集团与科技部中国生产力品牌孵化专业委员会共同成立中国生产力创意品牌孵化中心,并发起"中国创意品牌盛典"系列活动,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市场为导向,推动"文化与科技"、"创意与产业"更加融合发展,充分发动社会各界资源,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更好地发现、推介、表彰中国原创设计人才,激发大众参与和关注,创造全新价值链,形成政府、企业、产业和社会大众的多赢格局做出积极的贡献。


  "独木不成林,我们要做的就是创造一片更好的生态!"在提及对"盛典"未来的发展期望时李静一表示,未来小满将在科技部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的指导下,与中国生产力品牌孵化专业委员会共同努力,充分发挥企业优势和能动性,希望"盛典"活动能激发大众对"双创"的参与和关注,进而为推动国家文创科技产业发展做出最大贡献。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