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河口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为企业“减负解困”


时间:2012-08-02





由于近几年担保行业的崛起,为中、小、微企业融资提供了银行之外的第二大资金渠道。相对于银行融资,担保公司显得更灵活,更符合他们“短、频、急”的用款特点。2004年开始,梅河口市委、市政府为有效促进民营经济迅猛壮大、健康的发展,成立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融资平台。经过几年来的发展,注册资本金达到9,565万元,实收资本11,565万元,已与国家开发银行吉林省分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吉林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并且与省担保公司、东北再担保公司开展了联合担保业务合作。截止目前,共为全市的79户企业246个项目累计担保贷款19.6亿元,受到了贷款企业的一致好评,有效助力企业破解融资难题,实现快速发展。

  成立至今,梅河口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始终坚持安全审慎、优质服务、规范操作、高效运转、开拓创新、稳步发展的经营方针,以服务企业为主,不以盈利为目的的经营原则,积极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繁荣地方经济,强化服务理念。倡导诚实意识,为促进地方经济健康发展,培植财源建设,创造良好的信用环境。在业务开展中,他们发现由于中小企业的经济实力、管理水平、经营水平参差不齐,严格规范的评审系统不能完全满足中小企业融资担保的要求。同时,担保业又是高风险行业,防范和控制风险是担保机构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为提高自身风险识别能力和控制能力,梅河口市担保中心通过对全省中小企业融资担保试点情况和具有代表性地市信用担保机构的调研,结合本市中小企业发展状况,制定了一整套包括中心的财务计划、综合管理、项目操作、风险控制等方面的制度10多项。不断地充实、完善,努力将各种担保项目代偿风险降到了最低。因此,梅河口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加强了中小企业信用制度建设,建立了统一的企业信用查询平台与评价体系,由专门部门将工商、税收、海关、司法诉讼等信息互联互通,便于担保机构查询和了解,从制度上解决信用担保的基础和前提问题。政府部门研究的中小企业信用评价体系要尽量和银行对中小企业评价要求相吻合,以便和银行贷款标准共用,同时建立与金融机构联网的中小企业信息库和中小企业负责人信用档案,把银行对企业的信用评估和担保机构对企业的评估相结合,实现金融机构、担保机构、企业之间信息共享,以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

  依托政府,为银企合作创造更加有利条件。作为经济局的下属部门,梅河口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积极为本市企业和经济发展服务,进一步优化金融发展环境,深入开展“政企、银企共铸造诚信”活动,进一步改善提升社会信用环境,创建“金融安全市”,努力为金融机构营造一个放心投放、安心投放、大胆投放的良好环境。严厉打击逃废金融债务行为,对不讲诚信、赖账不还的企业,坚决采取法律、经济、行政等综合措施进行惩戒。对失信的企业要向金融部门通报,并在项目申报审批、土地使用、政策优惠等方面予以限制。同时进一步建立完善合作机制。积极探索构建政府协调引导、部门联系扶持、金融机构主动服务、企业诚信发展“四位一体”的联动机制。支持金融业发展,帮助金融机构解决发展中遇到实际困难和问题。加强信用担保机构建设,与金融机构和省级担保部门合作,加强信用担保机构的监督管理,使其发挥好与企业的中介和桥梁作用。

来源:中国中小企业信息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