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从巍峨山脉到广袤草原,从葱郁森林到沃野良田,从清澈湖泊到连绵沙海,辽阔而充满活力的内蒙古大地,正以昂扬的姿态书写着高质量发展的壮丽篇章。为全面、系统、深入地展现内蒙古自治区在新时代的发展潜力,凝聚全区各族人民的发展共识与进取精神,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网内蒙古频道现推出大型系列主题报道《奋进内蒙古 发展有底气》,向全国乃至全球展示内蒙古在建设“两个屏障”“两个基地”“一个桥头堡”中闯新路、挑大梁、当先锋的干事创业精神,彰显内蒙古锚定“十五五”、奋进谱新篇的强大底气与坚定信心。
“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工业增加值历史性突破10002亿元大关;能源工业增加值突破5700亿元;制造业增加值达3900亿元;建成国家“东数西算”枢纽节点,算力总规模居全国第一……”近日,记者来到内蒙古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以下简称“内蒙古工信厅”)采访时,该厅党组书记、厅长王金豹口中的这组数据,着实让记者吃了一惊。
“内蒙古的工业发展史,要从20世纪50年代全国人民援建包钢算起,历经70多年的发展,我们已经实现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单一到综合、从传统到现代智造的跨越式发展。”王金豹眼中充满了自信。
创新与绿色双轮赋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
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脊梁,而伴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新型工业已经被重新定义。从智慧城市到金融交易,从医疗健康到工业互联网,数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人类社会的运行方式。
2024年,我国数字产业完成业务收入35万亿元,实现利润总额2.7万亿元;直接从业人员数达2060万人,智能算力规模达725.3百亿亿次/秒(EFLOPS),同比增长74.1%,增幅是同期通用算力增幅(20.6%)的3倍以上。在磅礴发展的数字产业背后,数据中心的建设需求开始日益增长,能不能建成世界一流的算力中心,正在成为影响我国数字产业发展的核心因素。
“部署数据中心有几个必要条件,首先用电的电费不能太贵,其次自然气温不能太高,还要有强大的高带宽光纤网络环境等。”内蒙古中弘紫晶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技术总监佘剑纯告诉记者,内蒙古中部地区常年气温较低,电力资源尤其是绿电资源丰富,在建设大型数据中心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从“草原云谷”乌兰察布的建设到和林格尔国家数据中心集群的崛起,内蒙古在国家“东数西算”发展格局中日益重要。而这种良好的数字产业基础,也为新型智造的崛起奠定了良好基础。
创新驱动,智造未来启新程
“我们的设备现在已经到了第六代的自动智能化产线,检测设备现在已经实现了无人智能化、数字化的一个采集。”走进内蒙古英思特磁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范立忠指着生产线上细小的磁材组件介绍道:“经过精密加工、表面处理和智能组装,它们将成为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乃至航空航天领域的核心部件。您可别小看这小小的磁铁,像我手里的折叠手机,四个角都有它的身影。”范立忠告诉记者:“我们的数字化系统正做升级,下一步升级,主要是在一期的基础上,进行智能化的集中控制。”
在传统工业向新型智造的转变之路上,处处都可以看见“科技创新”的身影。
从稀土新材料到现代煤化工,从“东数西算”枢纽到零碳园区试点,内蒙古以科技创新点燃发展引擎。63个技术突围点位全面发力,300余个创新平台协同支撑,推动“内蒙古制造”向“内蒙古智造”的华丽转身。
“内蒙古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成效显著。打造一批数字化转型样板企业,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转型,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推出一批数字化转型产品和应用方案,让数字化转型成果惠及更多企业。”内蒙古工信厅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处处长王昕明表示,内蒙古采取“试点示范+生态培育+基础建设”三路并进,分两批在8个重点盟市开展数字化转型试点,推动超过400家规上企业实施数字化改造;遴选138家优质服务商建立“数字化转型服务资源池”,开展数字化转型推进会、“工业互联网一体化进园区”等活动30余场,累计近3000家企业参与,多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同时,建成5G基站9.5万个,数据中心总算力规模达19.2万P,为数字化转型筑牢基础支撑。
转型升级,绿色发展谱新篇
面对新时代发展要求,内蒙古以创新为笔,以绿色为墨,描绘出产业转型的壮美画卷。制造业比重稳步提升,新能源装机突破1.35亿千瓦,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6.4%,描绘了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的生动实践。
走进内蒙古华电新能源公司的智能运营中心,巨大的电子屏幕上实时跳动着新能源场站的运行数据。“2025年,公司建设的新能源项目共3个。其中,乌兰察布市察右中旗27.8万千瓦火电灵活性改造消纳新能源项目已全容量投产发电,每年可节约标准煤22.39万吨。公司在建项目2个,分别为乌兰察布商都30万千瓦绿电替代项目、包头达茂18万千瓦零碳园区项目,计划12月底前全部投运。这两个项目均为工业园区绿电替代项目,建成后主要为当地的装备制造产业、铁合金产业提供绿电直供服务。”该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李超表示,他们提供的绿电有效填补了地区用电高峰缺口,尤其是在夏季、冬季用电高峰阶段,为电力稳定供应提供了坚实保障,为国家能源安全和绿色转型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同时,内蒙古深入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传统产业通过技改升级焕发新生,火电、铁合金、电解铝等领域先进产能占比领跑全国。新兴产业快速崛起,新能源装机达1.35亿千瓦,发电量2125亿千瓦时,较2020年增长2.7倍,成为全国首个新能源装机超1亿千瓦且超过火电装机的省区。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内蒙古工信厅将继续以奋进之姿,在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征程上勇毅前行,让北疆工业的底色更亮、底气更足、底盘更稳,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作出更大贡献。”谈到自治区工业未来的发展,王金豹信心满满。(刘晓祺 邵玉琴)
转自:央广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