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的产业链让中国经济变得强大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9-07-29





  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价值链的协同程度不断提升。更多企业更深更广地融入全球分工体系,对世界的影响力不断增强。

  中国是全球有影响力的产业大国。2010年,中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2017年,中国制造业规模是美国的1.7倍。世界500余种主要工业品中,中国有220余项产品产量居全球第一,是全球最重要的“世界工厂”,中国产品遍布世界23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中国实现了制造业规模对发达国家的超越,这一方面得益于中国形成了完整的工业体系,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规定的39个大类、191个中类、525个小类。另一方面也得益于中国拥有全球最丰富最复杂的产业链条。轻工、纺织、石油化工、煤炭、钢铁、有色、汽车、船舶、交通运输、物流、批发零售、电子商务等重点产业的产业链条比较健全。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全球化,中国的产业链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向生态化、智能化、数字化、平台化、国际化以及多业态融合的方向发展。新兴的产业链条不断出现,传统产业链条正在重构与裂变,催生出许多新的产业形态与市场机会。一二三次产业、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工业化与信息化等加快融合。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价值链的协同程度不断提升。大量企业通过新技术、新模式的应用,不断提升供应链运行效率,适应产业与消费升级的需求。更多企业更深更广地融入全球分工体系,对世界的影响力不断增强。

  实际上,中国不仅在轻工、纺织等传统工业部门拥有较强的竞争力,在部分重大装备、消费类及高新技术类产品上也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产生了一批具有较强质量竞争力、品牌影响力和引领行业发展的领先型企业。中国已经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装配环节向中高技术产品比例不断提升的主要出口国转变。自2012年以来,制造业内部呈现明显的高技术制造业比重上升、中技术制造业比重下降、低技术制造业比重基本保持不变的情况。在诸多新技术、新产业领域,中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为新一轮工业革命打下了基础。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数字技术发展尤其显著,使得中国在全球数字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提高。

  完整的工业体系、不断健全的产业链、丰富的人力资源、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持续提升的创新能力……这些大大增强了中国经济的韧劲,抗风险能力,推动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工业化、城市化与现代化进程,提高了中国产品与服务的市场反应力、国际竞争力,为中国经济由大变强、实现对发达国家在质量、效率、创新、知识、竞争力等方面的“二次追赶”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转自:中国经济时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新一轮油气改革全力催生市场化产业链

    此轮油气改革涉及全产业链,具体方向包括体制改革和国企改革两条主线,上游勘探和中游管网引入民营资本的混改是核心内容和最大看点。
    2017-05-24
  • 疫情难撼全球产业链“中国之环”

    疫情难撼全球产业链“中国之环”

    国际机构和专家多次表示,本次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短期的、有限的,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支持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素条件没有变。
    2020-03-16
  • 以更开放姿态主动参与全球产业链重塑

    以更开放姿态主动参与全球产业链重塑

    当今世界,推动全球化发展的国际环境已发生巨变。新冠肺炎疫情暴露了当前全球产业链水平分工结构导致产业链环节过多、运输距离过长,从而物流成本高、运输时间长、供应链易断裂的问题。
    2020-07-14
  • 中国汽车全产业链自主创新从“芯”开始

    中国汽车全产业链自主创新从“芯”开始

    近日,科创板迎来国内两大芯片公司上市:国内最大、全球第四的芯片代工企业中芯国际、国内最大的AI芯片公司寒武纪,引发业界的巨大关注。嗅觉最为灵敏的资本市场频频对芯片公司伸出橄榄枝意味着什么?
    2020-08-04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