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贵在行动成在坚持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9-03-11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大力推动绿色发展。绿色发展是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是解决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我们要共同努力,让人民群众享有美丽宜居环境。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大力推动绿色发展。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持续抓好国土绿化、防沙治沙、水土流失治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


  “生态环境保护是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三大率先突破领域之一,是提升京津冀地区民生福祉的最直接体现。”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院长李成贵认为,要探索京津冀三地跨行政区域的自然资源综合管理利用,细化相关规划和法规政策,积极运用市场机制,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


  李成贵委员建议,京津冀地区要统一观念,设定更系统全面的环保目标,统一执法标准,确保不符合环保要求的产业无法落地。


  加强生态保护、治理环境污染,与产业发展息息相关。“对于企业来说,不能简单‘一刀切’,而要把产业的内生动力与外部的压力结合起来,走绿色发展之路。”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张全举例说,水运是物美价廉的运输方式之一,但内河船舶的制造水平较低,产生的大气污染、固定废弃物对江河湖水的污染很大。只有把发动机和船舶制造水平提高了,加大水水中转,减少水陆中转,安全、污染等问题才能迎刃而解。


  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工作也迫在眉睫。“现阶段,将贫困地区天然林全部纳入保护范围,既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举措。”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龙舟坪镇花坪小学副校长刘发英表示,目前天然林补偿标准明显偏低,且省级以下公益林尚未落实补偿资金。


  刘发英代表建议,扩大贫困地区生态补偿范围,提高贫困地区生态补偿标准。比如提高天然林停伐管护补助、生态公益林补偿的标准,从现在的每亩每年15元,提高到每亩每年30元至50元。这样才能在确保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工作得到巩固的同时,使得林农的生活也得到改善。(记者 吉蕾蕾 陈果静)


  转自:经济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不失时机推动工业绿色发展

    不失时机推动工业绿色发展

    前不久,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过去5年我国工业绿色发展成绩单,一项项数据十分亮眼。2016年至2019年,规模以上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超过15%,相当于节能4 8亿吨标准煤,节约能源成本约4000亿元
    2020-09-08
  • 不失时机推动工业绿色发展

    不失时机推动工业绿色发展

    经过不懈努力,我国制造业不仅为生态环境改善和能源资源蹚节约作出积极贡献,更出了一条破解资源环境瓶颈约束的绿色发展之路,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2020-09-18
  • 走绿色发展之路 筑生态文明之基

    走绿色发展之路 筑生态文明之基

     “十三五”时期,“雾霾少了”“环境美了”,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切身感受。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期待,正在一步步变为现实。
    2020-10-28
  • 绿色发展提升经济增长含金量、含绿量

    绿色发展提升经济增长含金量、含绿量

    据统计,十年来,我国累计完成造林9.6亿亩,防沙治沙2.78亿亩,种草改良6亿亩,新增和修复湿地1200多万亩,森林、草原、湿地、河流、湖泊面积都在持续增加,土地荒漠化趋势得到了有效扭转。
    2023-01-25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