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保护主义无助于解决全球钢铁产能过剩问题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7-09-05





  近期,欧盟委员会对原产于中国的耐腐蚀钢作出反倾销初裁,决定对中国涉案企业征收17.2%~28.5%的临时反倾销税。同时,欧委会还发布声明称,来自中国的部分不锈钢产品享受了不公平补贴,将被征收17.2%~28.5%的临时进口关税。中欧钢铁贸易摩擦呈愈演愈烈之势。

(资料图片 来源于网络)
  受访专家表示,当前欧盟在钢铁领域的产能过剩与行业衰退日益严重,欧盟频繁对中国采取贸易救济措施是为了保护其钢铁产业,但对中国钢铁行业的影响有限。毕竟欧盟并非当前中国钢铁产品的主要出口市场。
 
  中国商务部贸易救济调查局局长王贺军曾发表谈话表示,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不仅无助于从根本上解决全球钢铁产能过剩问题,反而会对正常的国际贸易秩序造成阻碍,不利于全球钢铁产业持续发展。
 
  谁在搅局?
 
  今年以来,欧盟频繁对自中国进口的钢铁产品采取贸易救济措施。2月,欧盟决定对原产于中国的厚钢板产品征收为期5年的65.1%~73.7%的反倾销税;4月,对自中国进口的热轧扁钢征收为期5年的18.1%~35.9%的关税;6月,欧盟委员会裁定对自中国进口的热轧卷板征收35.9%的惩罚性关税。
 
  据外媒报道,在欧盟目前对进口钢铁产品采取的40余项反倾销和反补贴举措中,针对中国制造商的就有近20个。欧盟委员会一位发言人表示,这些举措让欧盟钢铁制造商免于遭受中国倾销活动的破坏性影响。
 
  面对欧盟的指控,中国商务部曾回应称,2016年,中国对欧钢铁产品出口已有明显下滑,欧委会依据指控、推测和极小的可能性认定中国钢铁产品对欧盟产业造成损害威胁缺乏事实依据。
 
  受访专家认为,欧盟频繁对华采取贸易救济措施出于其钢铁产业已陷入内忧与外患的“深渊”。商务部研究院欧洲与欧亚研究所副主任姚铃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欧盟钢铁产业已成夕阳产业,产能严重过剩。近年来中国钢铁产业的转型升级也给欧盟钢铁产业造成了一定压力。
 
  中国社科院欧洲所经济研究室助理研究员杨成玉对国际商报记者表示,近年来中国钢铁中高端产品迅猛发展,与欧盟钢铁产品趋同,这对于钢铁行业处于衰退状态的欧盟来说并非利好。他预计,如果未来几年欧盟经济复苏不够强劲,欧方还会继续采取贸易救济措施,以保持自身竞争力。
 
  消极的咎由自取
 
  当前,钢铁产能过剩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各经济体都在寻求应对之策。但在这一问题上,欧盟与中国的态度截然不同。受访专家表示,相较于欧盟自我保护的消极做法,中国积极削减产能更有助于应对产能过剩局面。
 
  今年年初举行的中钢协理事扩大会议要求中国彻底出清“地条钢”等落后产能。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7年要再压减钢铁产能5000万吨左右(不包含地条钢)。截至5月底,我国已压减粗钢产能4239万吨,完成年度目标任务84.8%,实际进度远超预期。截至6月底,我国已关停取缔“地条钢”企业600多家。
 
  世界钢铁协会副主席、奥钢联董事长埃德尔曾向德国媒体表示,欧盟钢铁行业一直没有进行以减产为目的的真正的结构调整,没有针对性地开发面向未来的产品,整个行业陷入了忽视未来发展需求的困境,欧盟政府和企业对这种咎由自取的行为应承担同等责任。他进一步表示,在未进口中国钢材之前,欧盟钢铁行业存在至少3000万~5000万吨的过剩产能。
 
  欧盟的固步自封并不能阻挡中国钢铁行业的发展。姚铃认为,虽然欧盟频繁发起的贸易救济措施有损两国钢铁贸易,但欧盟并非中国钢铁产品出口的主要市场,因此欧盟的做法对中国钢铁行业不会造成太大影响。杨成玉也表示,近年来,中国钢铁产品对欧盟出口占比明显降低,对欧盟市场的依赖性减弱,“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将使中国钢铁产品对中亚、南亚、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出口前景更为明朗。
 
【原标题:化解贸易摩擦 中欧须相向而行】

 


  转自:国际商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美保护主义再抬头 对全球贸易形成考验

    美保护主义再抬头 对全球贸易形成考验

    作为一个典型的贸易现实主义者,在美国总统特朗普的眼中,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显然都不如美国的利益更重要——近日美国和邻国加拿大以及大西洋对岸最重要的盟友英国之间发生的贸易战就成为最新的例证。
    2017-10-10
  • 美国对华贸易保护如同饮鸩止渴

    美国对华贸易保护如同饮鸩止渴

    在12月7日商务部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高峰对此回应称,美方近期接连发起针对中国产品的贸易救济调查,不断释放负面的信息,引起中美双方的企业,尤其是有意愿与华合作、开拓中国市场的美国企业的普遍担忧。
    2017-12-13
  • 贸易保护主义无助缓解外部失衡

    贸易保护主义无助缓解外部失衡

    2018年,贸易保护主义和贸易摩擦成为全球经济的主要风险之一,如果挑起贸易战的美国不能及时刹车,拿出诚意与各国在基于规则的框架中对话合作,外部失衡有可能继续扩大。
    2018-08-09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