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页岩气提到了与核电、水电一样的重要地位,提出加快页岩气勘查、开发攻关,以期进一步提高新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页岩气作为近年迅速“走红”的新兴能源,此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引起了两会代表委员们的关注。
当前,美国由于页岩气革命,正逐步摆脱能源对外依存的束缚。就在全国两会召开前夕,我国国土资源部发布了《全国页岩气资源潜力调查评价及有利区优选》成果,称页岩气地质资源潜力与常规天然气相当。这意味着,一旦页岩气进入工业生产,我国的清洁能源在能源消费总量中的比例将大幅度增加。面对逐年攀升的石油对外依存度,中国版的“页岩气革命”呼声渐涨。
然而,代表委员们在页岩气的开发上发出了理性的声音。他们指出,作为一种新兴替代能源,页岩气如何合理规划、理性发展,更值得思考。从事物探研究的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石油大学教授王尚旭告诉记者,中国的地质条件比美国复杂得多,页岩气开采难度更大。现在其开发的经济价值尚没有显现,如果企业跟风进入,风险很大。中国工程院院士贾承造、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教授宋岩等政协委员也表示,“大干”是对的,盲目“快上”则不行。否则在这个高投入、高风险、高技术的领域,可能会有一大批企业折戟沉沙。
在发展替代能源、清洁能源的道路上,“大干快上”已经给了我们一些教训。如太阳能本来是零污染的新能源,但我国光伏产业在发展之初并不掌握核心技术,没有好好地研究市场,污染问题也没有解决,更缺少全国统一规划,很多企业就争相投入了这个“朝阳产业”。很快,整个产业就陷入了产能过剩、污染严重的境地。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到了制止太阳能、风电等产业盲目扩张的问题。
再如电动汽车以电力代替汽油,本应清洁、环保,可是在铅酸蓄电池的生产过程中却产生了污染。有数据显示,铅蓄电池的耗铅量占我国铅产量的83.5%,各地频发的血铅事件也让铅酸电池生产备受关注。
能源战略关乎国家安全。随着我国能源消耗的不断增长,积极寻找新兴替代能源是必然之举。然而,大规模开发新兴能源,必须要有清晰的发展思路和长远的战略规划,要做好前期的论证、摸底、技术、资金、管理等多方面准备,稳扎稳打,这样才能少走弯路。(张艳燕)
来源:中国化工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