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第一口页岩气水平井近日在陕西延长石油集团页岩气工作现场压裂成功。这是该集团继去年5月13日成功打成世界第一口陆相页岩气井之后,取得的又一标志性成果,预示着我国在页岩气勘探开发技术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中心主任张大伟表示,这口井压裂之后,为这一地区实施水平井转入开发,形成产业化,具有非常意义。
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储量司副司长王少波近日表示,国土资源部去年组织实施了陕西延长页岩气资源和贵州黄平页岩气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同年,延长石油在鄂尔多斯盆地打成我国第一口陆相页岩气井并成功压裂产气,证实了我国陆相页岩气的存在,有力地回应了外国专家“中国陆相页岩基本没有找到页岩气的潜力和希望”的断言。
页岩气是赋存于页岩系统中的非常规天然气,属于新型能源资源,与常规天然气相比,具有开采寿命长和生产周期长等优点。近年来,页岩气在非常规天然气中异军突起,成为全球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新亮点,并逐步向一场全方位的变革演进。为此,我国从国家战略层面出发,将页岩气作为新型能源发展的重点之一,列入了国家“十二五”能源发展规划。财政部、科技部等部门也正在开展支持页岩气开发利用政策研究等工作。
延长石油集团目前已完成页岩气井16口,成功压裂7口,此次压裂的是第八口也是第一口水平井。“十二五”末,该集团页岩气规划储量2500—3000亿立方米,产量5亿立方米。
开发投资备受关注
页岩气正在迅速成为国内能源行业的大热门。在日前举办的中国石油石化产业发展高峰会上,多位专家看好中国页岩气开发前景。
有专家表示,页岩气的开发是全球能源领域的一场革命,是全球油气勘探开发的新亮点。中国的页岩气发展前景广阔,现在还处于酝酿、起步阶段,但是社会各方面已高度关注,社会资本投资热情也很高。
目前,页岩气开发在体制、核心技术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有专家认为,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创新机制,开展页岩气关键技术攻关,并进行优惠政策扶持,积极推进稳扎稳打,中国可以走出自己的页岩气发展之路。
中国石油大学非常规天然气研究院院长宋岩在会上表示,相比常规天然气资源,非常规天然气资源数量很大,难于开发。非常规天然气的开发,突破了传统油气勘探开发的禁区,解放了大规模的难开发资源,对全球天然气市场、能源供应格局及地缘政治产生重要影响。而在非常规天然气之中,页岩气开发突破最晚,但近期发展最快。2011年世界石油10大科技进展有4项与页岩气有关。页岩气的开发是全球能源领域的一场革命,是全球油气勘探开发的新亮点。
政策有待夯实
中国工程院院士胡文瑞表示,目前页岩气勘探开发还需要在监管机构设置、政策支持等方面夯实基础,主要以示范项目为主。如果匆忙上马、盲目推进,很可能会助推企业“炒矿权”的不良风气。
美国是非常规天然气开发最早的国家,非常规天然气已占美国天然气总产量的一半以上。数据显示,美国页岩气开发进展很快,在2000年只勘探发现5个盆地,至2010年已探明大于30个盆地,到2012年已有近10万口探井。
美国在页岩气勘查开发方面的成功在许多方面值得我国借鉴。美国的页岩气勘查开发准入门槛较低,主体多元化,在开放、竞争的市场环境下,技术发展主要由中小公司推动,使其掌握了多项核心技术。1935-2008年,美国联邦政府、州政府先后出台32项政策、法规支持、监管油气勘探开发。而美国政府7部门分工负责的健全、有效的勘查开发监管体系起到了保障作用,完善的基础设施、专业化的技术服务起到了支持作用。
与美国相比,我国尽管资源丰富,潜力巨大,但与美国的平原分布相比,国内的页岩地表构造复杂,多为山丘之地,开发难度较大。然而,胡文瑞表示,现在说我国地质条件不如美国还为时尚早。
此外,开发技术滞后、专业化程度较低、水资源相对匮乏、管网较少、开发地区人口密集也是我国页岩气开发的不利因素。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